两天后,朝廷便知道燕城的事情。
太子和朝中的大臣极为震惊。
在黎国的土地上竟然会发生这种自相残杀的事情,这让许多老臣们都很气愤。
黎国的先祖征战沙场多年,才有了今天的黎国。
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不知道好好珍惜,还要破坏黎国的根基,真是让人心痛。
太子紧急招来大臣们商量对策。
孙太尉抢先一步:“太子殿下,各位大人,依我看,燕王有如此动作一举把北路军中的异己给铲除了,等他完全空置了北路军,恐怕是对朝廷不利啊!”
孙太尉这番言论一处,便有好多人纷纷站出来附和。
太子心里也知道,元汶对他来说就是登基最大的障碍,如果想要顺利继承皇位,就想孙太尉说的那样,必须要处置而后快。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兄弟,小争小斗还说得过去,一旦涉及到生死之战,太子就犹豫了。
再者,朝中也不乏看到燕王的大臣,如果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就下结论,不仅会让一些大臣不满,甚至会影响他们对太子的支持,所以这件事情应该慎之又慎!
“孙太尉言之有理,不过此时关系重大,应该彻查清楚在下定夺,不知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以宁王为首的一批大臣自然不愿意看到他们兄弟相残,搞得黎国社稷动荡。
“臣以为太子言之有理,这件事情听着蹊跷,燕王不可能会无故对北路军下手,再说凭借燕王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与北路军相抗衡,所以老臣以为这其中必有什么隐情,应该派人查清楚之后再作定夺!”
“是啊!太子殿下,应该先调查清楚再说!”
太子的这个做法还是比较明智的。
如果他站在孙太尉的那边,直接给元汶下定论然后再对他采取制裁措施,一方面会让那些大臣们失去信任,另外,这样做也会影响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不得民心的君主是得不到江山的。
“众位大臣觉得该怎么办?”有些话,还是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比较好。
老王爷当然会极力避免他们兄弟俩自相残杀的局面:“太子,还是派一个可靠的人前去燕城调查清楚为好!”
“不知道皇叔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还没等宁王开口,孙太尉又抢先一步:“太子殿下,听了老王爷的一席话,臣也觉得应该先派人调查清楚,臣已经想到了一个人,派他去再适合不过了!”
难得大家能达成一致,太子也省了烦恼:“孙太尉请讲!”
“臣要推荐的这个人绝对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人,想必老王爷也会觉得合适的,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