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乎其神的阵法——八阵图!
此事见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东吴彝陵一役大胜,陆逊引胜军向西追击蜀军至夔关不远,却误入诸葛亮入川时所摆的八卦阵,霎时间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陆逊虽欲寻来时之路,却见怪石嵯峨,横沙如土,重叠如山而不能出。陆逊大惊,暗忖:今日莫非葬命于此!此时孔明的岳父黄承彦正在八卦阵旁,因不忍见数百名性命妄送于此,特为陆逊指明了出路,陆逊众等这才得以逃脱。(注)
杜甫有一首很著名的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理解,意在称赞诸葛亮的伟大功业以及“八阵图”的巧妙,但是“遗恨失吞吴”一句却让人有点迷糊,“吞吴”的经历似乎只有刘皇叔才做过。诸葛亮自未出山之时的“隆中对”到身死五丈原,他这一生都没有“吞吴”这个想法的。难道是刘备在攻打东吴之时,曾用过“八阵图”这种阵法?应该是杜甫弄错了,刘备倘若真的是按照这“八阵图”布阵可能就不会有此大败了。
然而正是这条看起来是杜甫先生用错的信息到了罗贯中手里,却被以一种全新方式诠释,说是诸葛亮摆下了“八阵图”这样的石阵困住了陆逊,而且其后八阵图在演义中曾多次出现,最让读者感觉酣畅淋漓的是在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正值诸葛亮五出祁山,与司马懿斗阵法,布下八卦阵邀司马懿来攻。由回目名我们即可知司马懿惨败而归。按演义中的介绍,司马懿的兵士冲入阵中后,只见“阵中重重叠叠,都有门户,哪里分东西南北?三将不能相顾,只管乱撞,但见愁云漠漠,惨雾蒙蒙。喊声起处,魏军一个个皆被缚了,送到中军”。其后诸葛亮的传人姜维也曾经使用八阵图击败过邓艾(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可见八阵图的威力是相当大的。但是文中只是很泛泛地介绍了“八阵图”,并没有真正描述出八阵图是如何行军布阵的,读者不免起疑:这“八阵图”究竟是什么呢?确实有这么大威力吗?别急,我来慢慢解答。
首先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行军布阵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据兵士身体素质、兵士所持兵刃的类型等等因素,自然要使用一个行之有效的阵法予以配合才能最大地发挥军队的威力。日常士兵的训练,武艺、耐力、气力,自然是训练的重点,而阵法以及一旦交锋时作战的协调等等,那就该是更高层次的训练内容了(鄙人由于对军事向来缺乏相应的头脑,故夸夸其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