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87年)、弟弟曹植(出生于192年)来分析,曹彰死时当是三十二、三岁左右。他是兄弟之中战功最为卓著的一个,二十几岁时就统率大军平定了北疆少数民族的叛乱,是其父得力的左膀右臂。
悲伤理由:又一个王权之争的牺牲品。
悲伤指数:★★★☆
7、马良(187-222):“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是个从年轻起就名声在外的人。只可惜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他的表现都流于平庸,颇给我一种名不符实的感觉。尤其在彝陵之战中,如果他是刘备当时的主要谋士的话,那么他需要承担这次战败的很大一部分责任。
悲伤理由:他用他的骸骨,殉葬了刘备的一世霸业。
悲伤指数:★★★
8、祢衡(173-198):写到他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个人——李敖。中国文人千古留下来的傲骨,不是黄祖的一柄钝刀所能够斩断的。
悲伤理由:好想再听一遍《击鼓骂曹》。
悲伤指数:★★★
9、李典(174-209):曹操军中的主要将领,史载他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和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
悲伤理由:他确实是一员非常不错的将领。
悲伤指数:★★
10、曹冲(196-208):一个聪明乖巧、聪察岐嶷的孩子,在13岁的那年离开了人世。只留下“神童称象”的美丽故事,和曹操“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的一声悲号。
悲伤理由:多好的孩子呀,死了可惜。
悲伤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