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弩主要是强调连结的意思。它张弓时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
我们认为,这也不是诸葛连弩的类型。因为:1,迄今为止,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不可能连发十矢,更不可能象马均说的那样,"可令加五倍",连发五十矢。2,这种笨重的弩床也难以携带,不适宜西南及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3,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4,这种矢也不可能是"以铁为矢"。
另有一种连续发射的弩,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明人曾研制出"诸葛武侯弩"(图十一),后来清人在此基础上,曾制造出"弹弩":这种弩,我们认为就是失传甚久的诸葛连弩,至少是这种类型。首先,其"矢长八寸",能连续发射十矢,符合诸葛连弩的两个基本数据;又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惜当时火炮已经使用,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未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未能推广,不久再度失传。
根据2700年前战国时期连弩改进成一种十矢连发的杀伤性远程武器,战国时期的楚国已经有双发的连弩。类似于现代武器中的远程火箭炮连发的构思,也是基于单管火箭炮做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