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超次与之,只怕不宜。”
左傲冉不再朝堂之上了,董卓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虽说与左傲冉关系不错,但是,或多或少有些掣肘,如今有人竟敢出言触怒与他,董卓当然就不干了。
当即,董卓发飙道:“此乃陛下圣旨,谁曰不宜!”
刘辩也说道:“对!对!对!此乃朕的旨意,你们谁敢说不宜。”听到了刘辩的这话,董卓当即得意起来了,满面轻藐的笑容,一一环视在场的众人。
左傲冉领旨点兵,为了稳妥之间,左傲冉点走的兵不仅是年轻力壮之辈,更是一些何进、何苗两兄弟留下来的一些散兵游勇,还有十常侍麾下的一些兵卒,而且还向董卓要走了两千西凉铁骑!
不仅如此,原本损失惨重的红巾军,如今又被左傲冉重新组建了起来,只是正统领变成了张先,本来副统领之职是给赵直的,没想到是,赵直回归军中后自杀身亡,留下的遗言只有一句:“我赵直有负红巾军之名!”于是乎,副统领之职就归诸葛虔了。
左傲冉又命王越贴身保护汉少帝刘辩,又让王越的三个徒弟之一的史阿为太后何婉的贴身侍卫,周胜为卢植的贴身侍卫、荆冷夜为王允的贴身侍卫,并千叮咛万嘱咐,一点出现危机,速速保护三人出洛阳,直奔冀州常山真定左家!
散朝之后,御林军统领之一的后军校尉鲍信,见董卓在朝堂之上如此肆虐,无视群臣不说,更加目无君上,便来见袁绍,道董卓必有异心,宜速除去。
袁绍却说道:“朝廷刚刚安定下来,不宜于轻举妄动,况且董卓手握二十万重兵,万一事败,我等势必无一幸免。”
鲍信不服气,又前去司徒府见王允,说及前事,王允了解城中现在的情况,知道就是动手也占不了便宜,自然不会答应了,鲍信知朝廷百官,人人皆欲保命,不敢与董卓抗衡,他心灰意冷,便率本部御林军五千人,投泰山去了。
董卓满脸气氛地回到如今的府邸,原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李儒见董卓怒气冲冲而归,出言问道:“主公因何发怒?”
“怎能不怒?”董卓怒气冲冲地一边走一边说道。
李儒紧紧跟随在后,说道:“闻说陛下有恩典,莫非……变卦!”
董卓强压怒气道:“并非变卦,实乃令我不满,小小的一个司空之职,居然有人出面反对,岂不令人气结!”
“司空,乃三公之一啊!”李儒试探的说道。
司空,西周始置,三公之一,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的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