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皇五帝等人族共主,这些事情和道门之间,似乎关系并不密切。
但是说佛门的话,他们的目的是建立真正的极乐世界。不管说在所谓的强者看来,极乐世界可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或是认为极乐世界是限制强者的牢笼。但是从平民等的角度来看,极乐世界无疑是适合他们生存的,就相当于现在的低保。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了等级差别就有了种种的矛盾。不过,极乐世界中比丘、护法、珈蓝等等还是有别于平民的特权的,这里面却也说不好这些。
但是,不管怎么说,比起高高在上的道门大神,当然,主要是以元始天尊等为主,基本上都是无视平民的,以他们的身份,不可能和平民平视。
当然,老子西出函谷或是化身帝师之类的传说不说。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割肉喂鹰之类的就不说了,但是也有很多佛祖化身成普通人或是怎么的,普渡众生的。
别的不说,眼前的弥勒佛在民间就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化身叫做布袋和尚。还有另一边罗汉堂降龙罗汉的化身济公等等。
就算是小说中的两位西方圣人,不管手段如何,接引圣人就是一生愁眉不展,为了处处极乐的大愿默默的费尽心力。准提圣人手段这些不说,但是之所以施展这些手段,最终目的却是为了西方大兴,天下极乐。
在姜军看来,虽然一直说西方西方,但是佛门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完全不同于印度原版的样子了,甚至这些教义等等也吸纳了不少道教、儒家等等的精义。
所以说,虽然理论上有地方的区别,但是这种偏见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的了。
甚至在历史上,佛门对中国的贡献都是不小的。不说别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佛门赊米施粥的事情,都不知道救活了多少的难民。
虽然说这种事情和税收差不多,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佛门自己也是种地什么的自给自足。更深层次的问题就不用去讨论了。
话说回来,说到为国为民,儒家却也是毫不逊色。所以王肃见到弥勒佛显化出来的弥勒净土中的情景,却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这样子生活的人们是不是达到了**纲常的标准的?
没有生老病死的人生是好是坏呢?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也,舍弃这一切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
可是,无义无不义,无忠无不忠……这样的人还是人吗?
有无之辩,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若是在永生极乐的前提下,是不是就可以舍弃这些呢?
可是,若是无此等八苦,那究竟何为乐?
这一刻,王肃迷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