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上说说还可以,真的要去深入讨论,姜军难免就会出现以管窥豹,以偏概全的情况。因为姜军了解到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虽然是后人提炼出来的精华,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姜军不知道的。
“大致解释下这个问题好了!”释迦摩尼笑道:“在我看来,佛祖并不是我等这般需要信众的反哺,而是真正的大慈悲。所以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想法,佛祖只是希望你能够过的快乐,或是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佛并不是想要剥夺你的理念、想法,反而是希望你的想法能够实现,不管是否和佛法相合,这些都不是关键。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大极乐。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的观念,反而是狭隘的想法!”
释迦摩尼这话说的虽然明白,但是却也有些玄奥,说是容许别人不尊佛,却又说达到大极乐什么的,实在是有些深奥。
“的确如此!”反倒是王肃率先开口道:“我等治国平天下,为的并不是百姓崇拜,而仅仅是希望他们更加的幸福,能够安康的生活。哪怕是他们受着我们的庇护却每天烧香拜佛却也无所谓!”
真正的大义、大善却不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死守城郭,兵败身亡的大将等不都是受到儒门忠义的教化。至于割肉喂鹰这些,已经是站在天下生灵皆平等什么的角度上面来看问题了。
这一刻,姜军的心中也是一阵震颤。虽然前世史书、故事之中忠君爱国之士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等等,佛门大师的普渡众生,地藏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此类。但是,毕竟不是亲身经历,文字给人带来的震撼虽然不小,但是力度却是不够。
但是,此刻浑身金光闪烁,梵音阵阵的释迦牟尼佛祖,一身凛然正气,浩然正气凌云宵的大儒王肃,传递出来的却是彻彻底底的坚决与果决,这种毋庸置疑的态度,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怀疑,为了这一点,他们甚至不会在惜自身。
这不是书籍的记载,不是电视的体现,而是真正在眼前展现出如此决绝的态度,姜军内心受到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
主要来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姜军并不是一个坏人。这么久以来,姜军也秉承这自己的正义。
姜军的理念而言,一方面是受到前世的一些道德、法律的束缚。这样的束缚已经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施加在姜军心理之上的压力了。虽然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姜军可能会做,但是姜军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有些事情,姜军还是不会去做的。
现阶段而言,姜军可能不会杀人。以后看破了一些事情,姜军可能会杀坏人,杀和他做对的人,至于乱杀无辜什么的,姜军明显不会去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