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处搭建的都是棚户区,所以说才会被叫做贫民窟。
“江怡,你带着我来这里做什么?”楚牧峰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里的环境真是十分恶劣,地下的水沟散发出一股淡淡腥臭味。
“给孩子们发书!”
江怡一边说着,一边指向前面不远处的一个黄包车。
车上面放着的全都是她买来的书本,是要给这个贫民窟中一所学堂学生的。
“你经常做这事吗?”听完江怡的讲述后,楚牧峰带着几分赞许地问道。
“嗯!”
江怡点点头,将车上的书本拿下来后笑着说道“我觉得以前梁启超先生说的话很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所以不管怎样,都不应该耽误这些孩子学习,他们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帮他们点就帮点。”
“嗯,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楚牧峰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江怡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才是这个年代最积极正面的能量。
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意义?再多的话语都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有说服力。
要是说这个社会上多一些像是江怡这样有爱心的人,那对于贫苦百姓而言,也能多一点希望。
一条狭窄胡同深处的四合院。
这里就是学堂。
按照常理,是没人来这里创办学堂的,都是一群苦哈哈,温饱都难以保证,哪里有什么钱供孩子读书呢?
但学堂真办起来了,还是有很多百姓打破脑袋都想要将孩子送过来求学。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这所学堂是不收学费,完全免费给孩子教书。
校长和老师都是一个人,没谁知道她到底是从哪里来,但都知道这是个好人,一个真正愿意为了穷人的孩子付出一切,不求回报的好人。
她叫赵金芳。
说起这个名字,只要是这贫民窟的人都认识,都知道那是位年轻的大姑娘,却心甘情愿将大好年华都投入这个学堂中。
她长得见不得人吗?事实恰恰相反。
赵金芳是很精致的女人,白皙的肌肤,柔美的五官,高挑的身材,可谓是如花似玉。
可就是这样的妙龄女子,不去留恋外面的花花世界,宁愿选择在这里执教。
没谁想得通,就会有人去问,可每次问赵金芳都是微微一笑不做回答。
时间长了也就没有谁再去问,大家都习惯有了赵先生的存在,习惯这个学堂内每天传出的琅琅的读书声。
就像今天。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从教室里面传出来,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