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来,所以整个项目的开支我估计最多就是千万级,如果包括冠军和亚军等项目的投资,最多不超过3000万。”
柳若依从实际操作简单估算了一把,这个项目宣传和制作费用,比起《超级女声》基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操作方法上也会选择有所区别。
毕竟这个节目要选择的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创业项目,不会让观众来评判选择项目的好坏,而是将最终的选择权放到了真正掌握资本的极光风投手里。
具体来说,就是放在了出镜的楚瑾瑜手中,当然这些项目最终定夺的就是柳若依。
可是在项目进阶方面,柳若依却打算让观众充分参与,除了网络渠道,短信投票也是支持项目进阶的重要一个环节,在初赛和复赛决出全国三十强项目上,网络投票、短信投票和专家投票权重基本上差不多。
可是在三十强晋升十强项目上,专家的权重就越来越高了,毕竟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专家的意见才更有决定性,其中最重要的专家意见,自然来自极光风投评委。
这个简单的规则,让柳若依给刘洋、赵少东和楚洛简单解释了一下后,这三人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收视率方面先不考虑,单纯从项目遴选来说,趣味性和专业性方面兼顾还算比较均衡。
“我们可不可以考虑引入多家风投进来,在三十强或者十强项目环节,搞一个现场风投意向匹配环节来?”
刘洋突然间提出了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这种竞争性设计,在节目的观赏性上还真有比较大的增强。
“刘师姐说的这个环节没错,不过我觉得可以放到以后开办了几届,等大家审美疲劳后再进行变化更好些。”柳若依虽然对于刘洋的这个建议进行了肯定,不过考虑到早期出现的项目几乎她都可以有很大的把握性,这个收益就不想让第三方占了便宜。
不过柳若依可不会直接这么说,只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让刘师姐的这个想法推辞一些。
等到柳若依将前世记忆中比较靠谱的项目都筛选了一遍后,接下来的新项目,就可以让大家一起公平竞争了。
对于这个节目来说,这样一个竞争性环节在收视率和话题性方面显然更强,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让节目更加的好看和精彩。
能够看到这一点,说明了刘洋师姐在全盘了解了柳若依的《超级女声》后,对于这类型的节目开始有了一些深入的理解。
在综艺节目方面,刘洋师姐似乎天生有一种超前的接受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