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万岁,但是官家,免了利息,那些死账就没得填补。这是官家的钱,地方官肯定拼了命的把钱凑出来,去哪里凑,就值得商榷了。”
“还请官家三思,本是利国利民之策,要是弄成蔡太傅那种模样……”
毁家灭户的青苗法,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就看怎么用,在谁手里用了。
“按照王文公当初的方式办吧。凡是能按时回款的农户和百姓,都还利一分,朕不与民争利,只是不愿酷吏把农户的家毁了。”赵桓忽然想到了法子。
即时还款免利。
“官家仁义无双啊!”孙博叹服。
老赵家这是祖坟冒青烟吗?出了这么个爱民如子的皇帝。
没听说宋太祖的永昌陵着火啊!也没听说宋太宗的永熙陵着火呀!
这个官家的行事风格,怎么跟太上皇的行为方式差距这么多?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大宋出了个太上皇这样的皇帝,已经是天大的祸事了,幸好现在否极泰来,迎来了新天子。
“行了,别夸了。去办事吧。”赵桓摇头。这孙博也是有趣的很。
“该回京了。”赵桓忽然说道,他怅然的看着勾注山的方向,那里不仅仅葬着种师道,还有勇义冢中,数万大宋儿郎。
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啊。
他之所以回汴京,不是为了回去收拾烂摊子。之所以不再御驾亲征,因为他知道自己到了也是白去。
平州那边自己就算是到了,也是无从下手,天时地利人和,大宋这边一样不占,自己去了除了士气1000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攻城战不是靠着士气就能硬来的。
攻城能够拿下来的方法不多。
出其不意,就是完颜宗望那种打法,突然攻击,有可能拿下。
或者长期围城,就是完颜宗翰那种打法,围杀,围到弹尽粮绝的那一天,破城。
或者赵桓这种有内鬼的打法,这种打法只有内鬼还不行,还得有契丹奴的配合,要不然哪里那么容易?
再有就是石乐志那种,皇帝出城投降……
皇帝可以石乐志,可是汴京城的守御使张叔夜可没石乐志,原来的宋钦宗,出城议和了两次。
一次金人礼遇有加,还把钦宗送回去了。
第二次,钦宗出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才合计着,好像能把皇帝俘虏了,威逼利诱开封府投降啊。
结果呢,汴京城还是没打下来。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也难受啊,皇帝都抓了,我手里多大一条鱼啊!
你汴京城凭什么不投降?
事实上就是如此,到最后,金人都没能破掉汴京城。
也就是说靖康之难,金人十几万大军,就抓了赵氏宗亲数千人走了。
太学一些的学子和军器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