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赵构只是利用皇城司的察子们,把他们整合到了一起,再借着九皇子的名头,将他们笼络到身边。
“拜见康王殿下。”看到已经身着冕服和朝天冠的赵构。
众多乡绅们才长长出了一口气,这个九公子真的在谋求自立,而不是将他们一网打尽。
“起来说话吧。”赵构坐在行宫的龙椅之上,略微不适扭了扭身姿才坐正说道:“诸位今日能到这垂拱殿,真可谓民心可用。”
民心可用。
那些泥腿子,根本不配称作是民,这个民,就是垂拱殿里的诸多乡绅、员外,他们才是民。
所以赵构才有民心可用的说法。
“草民今日见了九公子圣颜,惶恐不安,若是九公子有用的到的地方尽管吩咐,我等竭尽全力。”郑旻笑着说道。
他是越州富商郑家人,时代经营丝绸获利颇丰,年年查税查的头疼的很。
湘潭的李迁出列道喜,他是湘潭茶商,专门经营茶砖之财货,每年光税都能交上百万缗。
赵构左右看了看,都是大宋的中流砥柱啊!
为何自己的哥哥,对他们却不假辞色,甚至还有点敌视呢?
他想不明白。
“九公子,我等今日面圣,只有几个小小的谏言。”以邓旻和李迁为首的两个富商,首先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他们这个诉求是早就商量好的,总结起来就是:为政者以庇我。
“但是有一点,你们不用想,盐、铁、矾为专卖。你们的手不要想伸到专卖之中。”赵构先定了规矩,专卖之事是不可以让步的。
只是几位富商笑了笑,他们没说话,这些在大宋的确是专营的项目,可惜到最后还是要用他们去专卖。
一贯如此,扑买之政,决定了他们必然会在其中分一杯羹。
李迁俯首小道:“九公子言重了,我等不是饕餮之辈,自然不会伸手到不该伸手的地方。”
而郑旻说道:“我们要说的是第一个恢复科举。”
“自从蔡京为相以后,大宋的官员都来自恩荫和官考,而官场官官相护,关系错综复杂,天下百姓苦蔡京久矣。”
“现在既然由康王殿下为天下百姓谋福,我等自然希望重开科举。”
“有理。”赵构没有同意,但是赞同了郑旻所说的观点。
这是必然,重开科举,让百姓有个盼头,才是正理。
蔡京那个搞法,实在是动摇国本的做法。
“第二个开设邸店,这事也是被蔡京给废掉的,现在没了邸店,我们这些个做买卖的,连个放货的地方都没了。”李迁附和的说道。
赵构小声的问道:“邸店那是什么?”
万俟卨笑着说道:“邸店是商贾们开的,兼具货栈、商店、客舍的处所,将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