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丝毫剑拔弩张,要砍头的气氛。
李纲知道自己想多了。
官家毕竟还是官家。
这个制度是种师道和赵桓两个人,结合大宋的国情,定下的国策,对于这个政策,鲜有人提出任何质疑。
胡世将是第一个提到此政有弊端的地方。
“也就是说,胡少卿以为,均田均到最后无田可均?”
“朕不是说了吗?任何的均田最多恩荫五世,就会被收归。这一点上,所有人都是知晓的。”
“每一世都会相应的减少持有的田亩,大宋七万万亩田,难道还不够均的吗?”赵桓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胡世将担心的问题是,均田均到最后无田可以均,变成了秦朝均关外之田,无人肯受的局面。
只是赵桓这个均田本身就是会收回,而不是万世承袭。
“官家,恐收田时会有民乱啊!民进则国退,官家三思。”胡世将再次说道。
赵桓皱着眉想了很久,才有点明白了胡世将的想法!
胡世将说的是五世收田,无法收回来的局面,当然种少保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有才有了每一世都会收一些田产。直到五世全部收回的决策。
这是仿照的秦的军功爵的制度,在秦朝执行的很到位。
胡世将说的这个民进则国退,赵桓大概能理解一些,但是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何胡世将说均田无田可均呢?
大宋没了田,这不是还有金国等地吗?
身毒、美洲、欧罗巴这些地方也不是不可以嘛,世界这么大,绝对够分了!
胡世将说道:“秦兴于军爵,而又亡于军爵,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皆因一字,乃是欲也!”
“大秦铁甲兵威震天下,而后短短数年,却不闻此兵之名,皆因天下田尽,再无利可图也,所以秦朝派赵陀、蒙恬、扶苏四处攻伐,攻城掠地。”
“但是依然不能够让均田制维持下去。秦一朝十六年而亡。”
“官家慎重。”
胡世将的意思,赵桓算是听明白了,始皇帝派出了军队四处攻伐的目的,攻城掠地,目的就是弄田去均田。
说的是军功爵均田制度的弊病,侵略性。
赵桓觉得并不觉得侵略性有什么不对,相反,他认为大宋的侵略性现在还是弱了些。
哪怕是军功爵的刺激,依然达不到他的要求。
而且胡世将将秦朝的灭亡,归结到了军功爵均田之事上。
赵桓不明所以的问道:“秦二世而亡,不是因为胡亥无能吗?连子婴都能轻易收拾的赵高,秦二世而亡不是胡亥的问题?”
李纲和胡世将面面相觑,官家你说什么大实话?
为尊者讳啊!错都是大臣的!再不行就是宦官的!实在不行,还有后宫嫔妃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