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因为义军旗号,万本不离其宗,多数都是均富贵的说法。
倒是省了赵桓收拾他们这群乡绅员外的功夫。
“均田、军改、商改都一并进行起来,让张叔夜去一趟吧。至于京中捷胜军统领,让岳飞先暂领起来。”
赵桓他压根就没听出来李纲试探的意图来。
李纲这才放下了心,多少君主在国家危亡的时刻,都是无比的贤明,等到国事稍微平稳一些,就会变得平庸起来。
这里面帝王心性的变化,岂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
官家的心志未变,李纲试探出这一点,就足够了。
政策不连贯,会给大宋带来极大的危险,但是现在的官家无疑是没有反悔的意思。
“官家京中百官不断外派安边,赈抚荆湖、两浙等地,京中官员有些人手不足了。官家,臣写了一个札子,都是这个多事之秋中,表现较佳的知县事,知府和知州。”
李纲拿出份札子来,递了上去。
这是在举荐官员,赵桓打起精神来,说道:“朕这里也有一份名单,李太宰看一下。”
赵桓早就有准备,这朝堂,可不能变成李纲这个宰执的一言堂。
他也挑选了不少人,准备让他们进京做事。
赵桓仔细翻动着李纲的札子,越看越是笑容满面,因为两个人的名单,绝大部分都是一致的。
为数不多的几个不同的地方,也是赵桓害怕京中官员臃肿,就没写上去。
而李纲札子上缺少的人,大部分都是军将。
这方面赵桓一直抓的很紧,李纲深知自己不能碰军政方面的人员变迁,札子缺少的军将。
这两份名单的人都是有能力的能臣。
“这个陈规不错。”赵桓对这个陈规的印象很深。
此人是安陆县的知县事,金兵侵扰的时候,盗寇四起,而德安知府弃城而逃,不知所终,此人担起了代安知府之职,讨群寇,接连获胜。
一介书生、保民安邦。
赵桓知道此人,还是因为此人曾经上过一道札子,奏营屯田事宜,想仿效古代屯田制度,集中射士民兵,分地耕垦。
军士所屯的田地,都在险隘处建立堡寨,战时便集结到堡寨抵御,非战争期间就按农时耕作,射士以一半人耕种屯田。
民户营田,水田每亩交纳赋税米一斗,陆地每亩交纳麦豆各五升。满三年没有拖欠赋税的,田产归民户所有。
但是系统的提示,让赵桓的面色越来越严肃。
人才喜加一啊。
【陈规:发明了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金军入侵,杀死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刘延庆治军行军无纪,刘延庆死后,其部下祝进、王在逃散成为盗贼,侵犯随、郢、复等州。】
【祝进、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