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一个标准就是才能。
科举制度的弊端是不少,这是大宋这个时代能够拿出来的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虽说,司马光执政时期,诸位曾经想要推动民选官的制度,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这是蛮干的蠢事。封建制度下搞名主,司马光也是读书读傻了。可以想象,他只要真弄出这么一套东西出来,分分钟被轰下台。
而对于将门来说,头部一直被顶级将门给垄断了。
寒门想要出头,需要天大的军功,还要遇到个不贪功的上司,甚至还要朝堂大佬的赏识。难度比士子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高俅是寒门子弟,他家是军户,还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能够认字,还能遇上苏轼这样的好雇主,简直就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但就他的出身来说,五品的步兵指挥使,已经是他能够触碰到的官场顶点了。想要再进一步,机遇,功劳,甚至大佬的扶持,缺一不可。
好在他因为当初教授皇帝蹴鞠,被年轻的皇帝记住了有他这么个人。
仅仅凭借皇帝的赏识,他也无法步入大宋的高官的行列。
尤其是在顶部已经被占满了情况下。
有人上,就得有人下。
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深皇帝对他的印象。对于高俅来说,任何来自京城皇宫的消息,都将是正确的,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做到。童贯将高俅是猛将的消息带到了延安府,那么他就应该是皇帝认为的大宋的猛将。
猛将?
高俅自问自己肯定不能算,李逵这样的才能算是猛将。但他不介意自己顶着猛将的光环,为将来的前尘拼杀出一条血路。
童贯的到来,不仅给高俅说了不少好话。同时也有求着高俅说服李逵的打算。高俅是场面人,义气小郎君,皇帝跟前的红人童贯求到他了,他自然要大包大揽,拍着胸脯表示:“放心,童公公,我这兄弟最讲义气,我求他,十拿九稳。”
“不是十拿九稳,要十拿十稳。你我都知道,秦凤路的兵力虽不多,我等想要在秦凤路立足,人少了,真不能成事。”
相比高俅的胡乱夸口,童贯显得要缜密的多。毕竟在宫里当差,心思不缜密的大嘴巴,基本上都熬不过成年就该死了。
相比之下,高俅似乎很单纯。
可这也是他的伪装而已,或者是他的另一种性格。
高俅是个实干派,当即派人去请李逵。李逵行然而往,来到了高俅的别居,高俅在京城有房子,但在外做官,置业根本就没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