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都是人们的心魔作祟时,马上会出现难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令人错愕。
当你认为终于真相大白时,故事又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魔幻情节,写实的可怕!
这部作品流淌着类似道德经那般洞察天、地、人深层次运行规律的深层智慧与觉察,也满载佛教、基督教的教义、修持和历史知识。
不得不说,电影反映着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潜意识,可以隐约反映出一些共通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
在《娑婆诃》和《哭声》中,无一例外,把恶魔的来源指向岛国。《哭声》里独居在山上的老人在最后一刻露出里恶魔的爪牙。
而在《娑婆诃》里,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出现好几次,就是东方教的教主金帝释前往岛国进行教宗学习,而成为金帝释由神向魔鬼转化的前奏。
在岛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厉鬼文化,有百鬼夜行的传说,号称有八百万鬼神。鬼与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私欲和执着——佛利众生,而鬼则由自我强烈的欲念而生。
一念之差,造就佛与鬼之间犹如深渊般的差别。人心世情、倏忽万端,念头在时时变化,神魔就在一念间时时互转,这才是导演的基础神学理论和哲学思辨。
但娑婆诃提出更进一步的理论,就是善恶同体,神魔共生。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地上有了蚯蚓,所以天空有了吃蚯蚓的鹰。
有力量崛起,就有制衡它的能量出现。平衡,方能万物共生——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谓的道,是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也是一种高超的哲学智慧。
当恶魔出现,佛祖也就应运出生。善恶的能量此消彼长、互相制衡。在佛教的认知哲学中,世界皆为浮光掠影、都是空和幻像,永恒并不存在。
《哭声》《《娑婆诃》《谤法》中杂糅中西方很多信仰体系:包括萨满、巫术、民间鬼神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各种超自然现象。
这种看似混乱无章法的宗教互融和共生,其实代表韩国宗教的现状,也反映出历史和文化渊源,韩国是一个同时接受着中西方两种文化冲击和熏陶的国家。
韩国人心理上既表现出对集体和体制的依赖与迷恋、有从众性;又强调个体独立,坚信只有独立才能保有自我。
这种个体意识与混沌盲从的集体的持久对抗,从《哭声》里一再指出岛国人是魔鬼的白衣女子身上、从《燃烧》里孤独的钟秀身上、从《娑婆诃》里一直努力鉴别恶鬼的广目天王体现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