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和四肢,没有五官的鸡蛋人,但动作和角度都描述得十分精准。
加上费南不自觉的模仿了幼时看过的那些港漫中的笔法,让镜头中的人物动作显得十分凌厉,冲击力十足。
“这是什么画法?”
但杜宇嘟囔了句,郑正秋迫不及待的催促他:“你看正文,看正文。”
恋恋不舍的翻过脚本,但杜宇浏览起了剧本正文。
虽然正文中多有涂改,黑一块白一块,但看在但杜宇的眼中,却是那样的精简,干练,干净利索。
正文中,除了有限的动作和场景描述外,就是大段的台词,没有半点废话。
他很快便生出了和郑正秋一样的疑问,不明白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台词。
从激动的郑正秋口中得知了费南关于有声电影的设想,他也流露出了和郑正秋一样的激动神色。
很快,他的神色变得有些狂热,因为他忽然想到了另一个方面。
如果电影能够出声的话,那么恐怕将会出现另一个恐怖的宣传渠道!
要知道,新民报馆最大的收入来源,除了订报刊的直接收入外,就是报纸上广告位的出租了。
《解放画报》的销量并不算大,但广告位的价格也都在三五块到几十块不等,就这样,广告位还是供不应求。
没办法,现在只有一种宣传渠道,那就是报纸。
报纸的发行量是有限的,因为社会中识文断字的人本就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根本不会看报。
电影也是一样,观众普遍不喜欢在画面中加入文字,因为许多能掏得起钱看电影的人也并不识字,他们只看画面。
可如果弄出来有声电影就不一样了,如果画面里的人物能够说出话来,那可太厉害了。
哪怕只让那电影里的人说一句“解放画报好”,恐怕他们的《解放画报》就得卖脱销!
如果真是那样,电影的宣传能力就太恐怖了。
报纸的覆盖面就那么大,愿意订报,有能力订报的人就那么多,而且都是社会中的精英。
但即便如此,喃京政府对于报纸的管控也是相当严格,因为这是思想唯一的大范围传播的途径,而且影响的都是社会中的关键人群。
而电影和报纸不一样,电影在当下还属于一种奢侈的娱乐产品,大部分人都是把它当做西洋戏,看个热闹,所以美国卓先生的戏才卖得那么好。
政府也动过电影的想法,袁大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