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这么多银子,那多好啊。”
苏锦璃就笑了:“虽然以后赚不了这么多,可要再办鉴宝会,肯定也能赚不少,只是比不了这一次罢了。
更何况,这鉴宝会也不只是在京城才能办,甚至可以办到周围那些属国去,赚他们的金银。
所以我才说,何不成立一个商团,然后在属国成立商号,卖他们那边没有的稀罕东西?”
“这……”楚暄听到这话,一双眼睛就亮了起来,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事当真能成吗?”
苏锦璃轻笑着说道:“能不能的,就算三弟你的本事了。三弟何不想想,开属国开设商号,定然需要不少人手,那么多人派出去,也能听闻一些属国的奇闻轶事。
到时候消息传回来,刊载在报纸或者杂志上,既能卖一笔,又能为百姓增长些许见闻,岂不是件好事?
那么多的属国,若是都建立了商号,得要多少人手?到时候,赚的又岂会是小钱?商号只卖精品,每个月开可以开一次鉴宝会,赚头绝对不小。
人多了,也可以在那边买地置产,甚至买他们的特产送回来卖,这又是一笔生意。这些买卖做下来,三弟又何必再担心他们再找你哭穷呢?”
想要提高生产力,就得有个动力。
只有市场需求上来了,需要更多的货,到时候自然会有无数聪明人想出各种法子来提高生产力。
所以发明创造什么的,还得建立在需求上头。
没有需求,人自然也就懒得动脑子。
商贾们为了赚钱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与其让他们乱来,倒不如让朝廷也插一脚进去。
免得乱了规矩。
苏锦璃想了想又说道:“不过这商号要做起来,就得有规矩,可不能让人乱来。”
楚暄这会儿还在琢磨苏锦璃刚才说的话,他越想越觉得这事能做,而且好处也多。
不仅可以赚取金银,还能趁机安插探子,打听属国的消息。
若是当真在属国买地置产,岂不是相当于买下的那些地方也成了他们的地?
他想到这里,就觉得一颗心火热不已。
于是他灌了一口茶水后,就激动地站了起来:“嫂子你说得没错,我这就进宫去跟父皇说说!”
苏锦璃不禁有些无奈,楚暄这性子,还真是一点也不像楚晏那么稳重,难怪他是弟弟。
她叫住楚暄:“三弟可还记得之前看过的那些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