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这本最新出版的《听松诗选》,前天我已经读过。据我的眼光看,从释义,到手法,典故,背景,情感。把这些都串起来,再加上自己感觉,也分明都是司马鹰扬的手笔。我认为这里面也许另有玄机。”
景墨道:“是,我也是这样看的。所以昨晚上我从司马家出来后,又去看过聂小蛮。聂小蛮也是很欣赏鹰扬的作品和人,所以很关心这件事。他也认为司马鹰扬平时的操守很严正,不像会有这种很不合理的举动。不过鹰扬受了刘翰飞的诬辱,当时怎么一言不发,却用武力对付他?那也是一个疑点。”
“所以,聂大人的意见怎么样?”
“他对于这回事,虽然不敢轻言相信。不过也不像你这样子坚决地否认。”
“我看此中一定有某种曲折。你既然是鹰扬的诗友,排难解困,也有义不容辞的任务。你得想法子搞清楚,这刘翰飞终究为了什么才这样侮辱这位老诗翁。”
“是。回头我计较再去看看聂小蛮,跟他商量一个办法出来。”
于是景墨先写了要交档的记录,到了酉时,才穿好衣服,准备去看聂小蛮。杂役送刑部通报进来。景墨站住了随意翻一翻,忽见新发案件中有一行写道,金陵新近发生凶杀案一起!
景墨大惊,心中就起了不好的预感,连忙看下去。
“一道巷德仁里甲号住户刘翰飞,忽于昨晚上被人谋杀。据房东是一名姓谢的女屋主人说,翰飞昨晚归家时已过了亥时。他曾和她交谈过几句。今天早晨有下人送脸水进去,忽发现他已被人谋杀。
“谋杀的情状很惨烈 。就现场观察,死者像是被人用一个石鼓蹬击死的,故而死者的脸部血肉模糊,其状惨烈。死者的身上衣服完好,翡翠和戒指等物也完全没有遗失。不过他的书桌抽屉有两只开着,内中的纸件很杂乱,似乎有什么人翻动过。
“死者现在二十五岁,还没娶妻,以前一直在司马鹰扬家当书吏,在十天之前辞职。这案子现在归衙门通判冯子舟承办。进展详情,容后续报。”
这段记录引起了景墨厉害的注意。刘翰飞昨晚上到司马鹰扬家去闹了一场,怎么当晚就被人杀死?就常情论,司马鹰扬岂不是处在嫌疑的地位?不过自己回过来一想,又自觉发笑。天下事往往有意外的凑巧。自己只凭着片面的推想,就冒昧地武断,那不免有失冷静的态度。
景墨放下了刑部通报,准备还是去找聂小蛮讨论一下。不过,事情真凑巧,到了聂小蛮的馋猫斋,小蛮说他已经接受了冯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