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妹妹也是没有见过吧。虽然辛姑娘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是能救百姓于水火,也是值得赞颂的。”
贤妃却道:“虽是如此,可我听说这辛言是一介商人,整日抛头露脸的,也是在是不像话了些,听说在黎城县那段时间,还整日与男子同进同出,真是……”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在场的人都看出了她眼里的嘲讽,就差说出“不知廉耻”这几个字了。
淑妃也道:“姐姐说得不错,这辛姑娘虽然是治好了瘟疫不假,但是这言行确实该注意些,如今她得了皇上的眼,平日里与各位小姐同出宴席,别得带坏了各府小姐们才好。”
淑妃也算是和贤妃同一位分的妃子,还是襄王的生母,不过她的作风与贤妃倒是有所不同,只是今日却站在贤妃这边,也是奇怪得很。
贤妃会这么记住辛言,也可以说是因为刑部尚书了,刑部尚书是梁王的人,虽然这件事较少人知道,不过贤妃她是梁王的生母,这点还是清楚的,这李尚书失去了唯一的儿子,那后院倒是热闹起来饿了,原先没什么希望的姨娘们,侍妾们,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想要为李府生下一子。
说到这,便要说一下,李尚书虽然将李高阳逐出李府,嘴上说不认这个儿子,可是二十多年的感情怎么可能说不认救不认,说断绝救断绝呢。
所以,他私下也打算好了,待到李高阳离京后,就在途中将他救下,来一招偷天换日,将李高阳掉包,虽然日后没办法将他认回,可是也能平安生活,不用受流放之苦。
可这李高阳的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差了,在朝上被自己的父亲亲口说出断绝关系后,又听到了成武帝对他的惩罚,且成为罪犯之后,整日是担心受怕。
在京畿的天牢还好,没人会对他滥用私刑,毕竟梁王也暗中帮李尚书打点了。可是牢中并不是没有被用刑就好过,天牢阴暗潮湿,处处弥漫着腐朽的味道,就算是一个正常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进去里面,不消一个月,也会面黄肌瘦。更别说李高阳这个整日享乐的贵公子。
且流放之后,他才知道什么是流放的艰辛。不仅吃不饱,想喝水也喝不了,是不是还会有人打骂,故意使绊子。且李高阳这些年在京畿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虽然以前不能做什么,但是如今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摆在他们眼前,他们怎么可能会就此放过。
天牢里他们没办法,但是流放途中要做点什么还不容易,只要给那些看官的官差点好处,他们自然就会满足他们了。
而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