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各行诗构成统一的整体,最大程度从音韵协调上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
“因为诗歌是韵律形成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因情赋声、以声传情,从而达到声情并茂,增强抒情色彩……”
沈教授说完自己的理解后,清清嗓子,展示道:“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宁远暗自点头,不愧是教授,沧桑的声色配上悲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凄美之感。
“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
“你们发现没?如果从外在形式看,节奏具体表现在语音的强弱和语言的长短方面。”
“语音的强弱处理有重读和轻读,长短处理有快读和慢读,在具体的朗诵过程中交替地使用并且有规律地、大致整齐地安排就能够构成诗歌的节奏感。”
沈教授分析道:“朗读的时候节拍感要强,五言诗要三断,七言诗要四断。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很多人觉得诗歌不就二三十个字?”
“有什么难的?”
沈教授一字一句正色道:“古有以诗言志的说法,诗人通过诗句来抒发思想感情,而且是在自己最激动、感情最饱满的状态才能酣畅淋漓抒发出来。”
“加上诗歌受篇幅的限制,必须用最简练的语言将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奥的哲理表达出来,你们觉得简单吗?”
“想要表情达意的时候极其鲜明强烈,让字里行间的思想观点热情洋溢。这就要求朗诵者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需要激情的发动和强烈的感染力。”
沈教授目光巡视全场,身为资深老江湖,最明白象牙塔里所谓天之骄子的毛病在哪里。
眼高手低!
尤其在华夏传媒大学,所有人寒窗苦读十几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后,最黄金的大学四年迎来的不是奋发图强,而是……
放纵和迷茫!
想到这里,走下讲堂道:“你们谁愿意试试?”
目光所及,全是回避和不自信,突然发现一双明亮的眼睛,脱口而出道:“宁远!”
见对方慢慢站起身,问道:“你可以吗?”
“我想朗读一首杜甫的作品。”宁远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