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大一六百多买的动圈麦克风,虽然比不了更灵敏的电容麦克,但屋里也没有吸音装备,所以用处不大。
中频突出,高频切频,不容易爆音,皮实,好用,不易坏……
不会像电容那样遇到震动就容易宣告报废,而且拾音距离特别近,很少能收录到远处噪音……
一般电台DJ 和主持人都用,只要离的够近,环境杂音基本录不进去,甚至小声虚声更有感觉。
没办法,真正牛逼的话筒十几万都有,凑合的用吧。
宁远先一遍遍默念,然后轻声朗读,不要求效果,尽快把词记下啦。
一直到深夜,才把五六千的稿子大致记住,说不定明后天就要去试音,真要忘词就太丢人了!
第二天正好没课,足不出户练习,沈教授还专门打来一个电话,可能这两天就要去试音。
好在从小记性不错,终于基本能脱稿,宁远站起身,拿起话筒,闭上眼睛,开始揣摩情绪。
“纪录片配音是对解说词文字变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是对电视专题片整体的凝聚纽带,必须通过声音和视频结合给听众产生一种新的感受……”
“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第一是感情平直寡淡,见字发声,毫无感情投入……”
“二是情感主观的判断错位,导致浓情满溢却脱离于片子之外,不能准确表达……”
“要抓住以我为主在处理片子的稿子的状态,而不是以片子为主来处理我的播音状态!”
宁远脑中闪过沈教授曾经讲过的配音要点,结合自己的练习不断体会,尝试不同语速和风格……
“议论型绝对不行,太严肃庄重……”
“果然声音不能太实,吐字一旦圆润集中,节奏就会太沉重……”
“抒写型比议论好,节奏舒缓,情感挺真挚,不过……”
“讲解风格也不错,平和朴实,应该符合金主爸爸的要求吧?”
宁远不停的尝试,希望找到最合适的状态,配音没有绝对好和坏,全靠努力和挑战,只要适合自己就行。
“就这个!”不知听了多少遍效果,宁远一拍大腿,兴奋道:“陈述型!”
用声自如,语言平实含蓄,状态松弛……
语句起伏很小,节奏舒缓,感情真挚且质朴……
难怪很多文化类专题都用这个!
折腾一天嗓子又疼又痒,赶紧进入系统,瞬间满血复活,重新龙精虎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