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最后只有60多人留下。
没想到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陆川也是个狼人!
宁远曾经听过一个陈年八卦,陆川当年拍处女作《寻枪》,把本子寄给了姜文。姜文看到剧本,毫不犹豫地答应担任主演和监制,还帮忙寻找投资和班底。
可是后来你懂的,强势的姜文遇上脾气倔的陆川。矛盾升级,姜文带着其他演员离开,两人闹到比拍桌子还要狠的程度。
都有个性,都有自己的艺术坚持,谁也不愿意让步。矛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喜欢姜文设计的戏剧性的台词和包袱。
姜文要恣意的想象力,恨不得让故事一刻也不着地但陆川更相信扎根土地的真实,也始终试图用摄像机去抵达。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贴近真实的强烈动机,让他对《可可西里》的故事着了魔,也让这部粗粝的电影,具备万钧之力,真实到让人心痛。
影像上是极度写实,电影大量使用固定远景镜头,真实粗粝地记录着可可西里的高原风貌,为将要上演的故事,设置一个既美丽又悲壮的背景。
讲故事的方式是极度克制。印象最深的,是巡山队队员刘栋陷于流沙的一幕。镜头就固定着,像监控录像一样,完整地记录下他踩进流沙,到整个人被大地活埋。
太逼真,太残酷,是那种眼睁睁看着一条生命在面前流失,却束手无策的绝望感。
一开始演员还拼命嘶吼,到肺部被沙土挤压时,呼喊声变得虚弱嘶哑。接着只剩头部露出,终于放弃挣扎,仰望天空。
濒死之际,用手狠狠抓起一把黄沙,有眷恋,有不甘,还有原始的求生欲。整个过程没配乐、没台词,不煽情。只有他干燥的眼角下,一滴泪。
当整个人被吞没,镜头马上切到远景,除了散落一旁的物品,一切回归平静。
镜头远一点,再远一点,只剩他留下的吉普车,和占尽背景的无尽山脉。
这一刻像是大自然对刘栋开了一个玩笑,弄了一出恶作剧,事后努力地掩饰内心的窃喜。
结局日泰队长被枪杀,一以贯之,用一个长达两分钟的固定远景镜头,期间没有任何变化。
观众就远远看着日泰倒地抽搐,再被偷猎者补枪致死。冷静的旁观视角,自然音效,没有用一个特写。
为什么不用?
因为一切煽情都配不上这场牺牲的庄严,抽掉多余的渲染,仿佛在这天地间只横亘着日泰队长。
如果遇到语言所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