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日,才攻破了这座小小的金华城。
朱大典带领家属和亲信将校来到火药局,用绳索捆在火药桶上,点燃引线,轰然一声,壮烈成仁。
清军进入金华,借口‘民不顺命,因屠之’,又炮制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
说着,张名振已眼含热泪,鲁王朱以海也跟着唏嘘不已。
半晌,张名振继续道:“兴国公王之仁,见大势已去,流泪大骂方国安,而后率部分兵员乘船数百艘,携带大批辎重由蛟门航海到舟山,准备跟唐王所封的肃虏伯黄斌卿会师共举。
不曾想这个黄斌卿竟假意许之,趁出海讨伐叛将张国柱之机,忽炮反攻之仁,尽有其舟。
王之仁深恶痛绝,把家属九十三人的乘舟凿沉,全部溺海而死,鲁监国颁发的敕印也投进大海,自己留下一条大船。竖立旗帜,鼓吹张盖,直驶吴淞江口。
当地清兵以为他是前来投降的明朝高官,将之送到松江府,吴淞总兵李成栋不敢怠慢,立即转送南京。
清朝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原指望他能回心转意,以礼相待,婉言劝他剃发投降,不想他竟慷慨陈词,讥骂洪承畴,羞愧满面,无地自容,下令将之杀害。”
鲁王朱以海忍不住感慨道:“看来,我大明不缺以死相报之士,有了他们,大明就还有希望。”
张名振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个人,须得一提。”
鲁王朱以海道:“谁?”
张名振道:“马士英,原弘光朝的首辅大臣,谁都知道,就是他葬送了弘光朝,所以,无论是咱们,还是唐王,都不屑于他。
可是,任谁都想不到,他竟然没有跟随阮大铖降清,而是逃入四明山削发为僧,被俘就义。”
鲁王朱以海不敢置信地看了看张名振,见张名振坚定地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一近侍匆匆进来,道:“启禀王爷,清军派使者过来了。”
鲁王朱以海一愣,道:“说什么?”
这近侍道:“说俘获了王爷的家眷,现安置于杭州,以礼相待,若是王爷肯剃发归降,不仅能够跟家人会和,而且可以继续封王封侯,富贵一生。”
朱以海猛地站了起来,勃然作色道:“哼,休想,让他回去告诉他们的主子,鞑虏平夷我陵寝,焚毁我宗庙,我朱以海算是跟鞑虏死磕到底了。”
朱以海这番话完全发乎内心,说来竟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博洛依了杜尔德之计,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事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