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风头以后,和周围的国内数学家打招呼,重点和同大学的周立聊了几句,随后就跟着一行人,到会场里面去逛了一圈。
国际数学家大会没有确切的开始时间,标志性的是开幕式,但会议举办地点早早的开放,数学家们的交流早在一周前就已经在进行了。
现在是前来的人员进行登记,登记以后就会被分到各个组别,做学术报告也没有固定的时间,看登记时间、人员,会进行协调安排。
赵奕、刘贺敏以及几个科学院的人,被分到了同一个讨论组,他们到了属于自己的分会场,是个容量超过两百人的大型会议室。
虽然会议室的容量并不小,一般的组别只有一百多人,但重要人物做学术报告的时候,其他组别的人也会过来听,就导致会场会显得很拥挤。
此时会场正有人做学术报告,但因为只是‘小角色’的十分钟报告,真正用心听的人不多,基本就是台上的人在说,台下的人在‘观光游览’。
赵奕坐下来认真听了几句,发现还真是没什么意思,就连他都能听得懂……
后来干脆就和科学院一行人重新回到了酒店,养精蓄锐准备起自己的演讲。
这方面他还是很头疼的。
‘三维震颤波形图’肯定最适合演讲,但《监察律》提示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他总感觉不太完美。
如果只是说起发表过的研究内容,好像就有些‘吃老本’的意思。
“不然就指出怀尔斯的证明论文?”
他想想还是不甘心,就算不考虑学术报告内容,他也希望找到问题所在。
“从明天开始,就到会场听学术报告,也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赵奕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他早早的就去了会场,耐住心思听着一个个学术报告。
举办方把学术报告安排的很有规律,上、下午的时间,都会固定有两个被邀请做长报告的人上台,剩余时间就会安排个人申请的短报告。
短报告多数没什么意思,多数只是谈近来的工作,或者是想吸引注意,或者就是提出某些观点,希望得到别人认同,或者干脆就是想上台露个脸。
长报告还是可以耐心听的,像是偏微分方程之类的研究,赵奕听的都非常的认真,有些不懂的还做了纪录。
他觉得要找出《监察律》得出的结论,其他方向的复杂数学,也许能帮上很大忙。
可惜。
赵奕连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