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肯定的,也不会远,我们只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工作要一步步的来,我连这次测试的数据,都还没有拿到呢……”
赵奕带着笑说出最后一句。
其他人也马上哄笑的摇头,他们知道实在是太着急了,运行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测试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非常关键。
现在第一次测试才刚刚结束,连数据都没有收集完全,过后的分析总结就更不用说。
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机试飞?
“很快了。”
周庆很肯定的对其他人说,“赵院士的要求一向都很高,我们想的是对比昆仑发动机,因为也没有其他能参考的,但是赵院士,根本不把昆仑放在眼里,他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我记得赵院士说过,上机试飞,五个星期,现在也能够两个多星期了,差个几天有什么关系。”
“我们都做好自己的事情!”
“加油!”
战鹰一型发动机组变得前所未有的积极,他们每个人都感觉阶段性胜利就在眼前,只要再努力一把就可以等待试飞了。
这真是巨大的成功,也是巨大的惊喜!
在运行测试开始前,发动机组的绝大部分人,不仅仅是航空集团派来的工程师团队,也包括原来的袁海涛团队的人,乃至于战鹰组的李荣茂、王志国等人,都觉得调试工作会持续很长时间。
袁海涛听赵奕说目标是五个星期,嘴上没有多说但心里是不太相信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第一次运行测试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功,‘上机试飞’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说已经近在眼前,完成这个目标是赵奕的成功,也同样是整个团队的成功,袁海涛以及其他人所有人都很有干劲。
很快。
赵奕拿到了运行过程中收集、检测到的详细参数,随后马上组织召开了内部工作会议,给每个负责的小组分配到了相应的工作。
现在战鹰组的工作,就是根据运行测试参数,调整各部件的性能,以期让各部件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赵奕的工作就是设计制定最合理的方案,把每个部件的性能指标都设定好。
其他人的工作则是根据设定好的性能指标,对各个部件进行相应的设计调整。
然后就是制造或者改造。
有的部件有了新的设计,就需要制造厂那边做改进,改进好以后再运送过来;有的部件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