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七章叛国想清楚后果
孙传庭不知道北非的具体情况,可以肯定的是,北非那边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远远落后大明本土。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却远远超过了大明本土的百姓,甚至堪比大明的中产阶级。
大明的中产阶级,是一个新名词,在孙传庭看来,这就是前朝时期的富户定议,在大明所谓的中产阶级,有三个指示:既家庭年收入超过三千两银子,固定资产超过五万两银子,家庭可投资资产一万两银子至两百万两银子之间。
这个比例在大明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十五,约为六百六十一万户。
这部分人群,大部分都是眼界高,有超前眼光,或者说前几批跟着全旭经略辽东的那一部分人,在大明没有两百万两以上的家产,已经不能称为富了。
可是无论怎么计算,与普通百姓是没有关系的。在这个时候,大明其实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唯一堪称福利的义务教育体系,其实也是驴粪蛋表面光鲜,事实上在全旭看来,大明的百分之九十的小学、百分之八十的中学以及百分之七十的大学,教师的质量是不过关的。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为此,全旭推出了后世的年人教育体系,在教师职称、学历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鼓励老师进修。
现在到处都缺人才,但凡有个中学毕业文凭,都不愁找到工作。
孙传庭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却可以想象得到,大明本土两京十三省,平民百姓想成为中产阶级,难度是不小的,机会是越来越低。
相反,在海外领土和边境,倒是有这个可能,而且相对会比较容易,边境省份人均分配的土地多,可以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畜牧养殖,五万两银子的家产,也不过是上万头牛,或者几十万只羊。
或者是一家规模小型的企业就足够成为中产阶级了,在大明本土,富户想要雇佣仆从,那个成本越来越高,就像孙传庭这样的高官,家里也只有两个马夫,一个车夫,四个杂役,一个厨师,一个门房,九个仆从而已。
放在从前,随便一个小地主家里也是仆从成群,人力资源的增加,没有办法增加,就这九个人,孙传庭要付出每年将近七百两银子,如果算上九个人的吃、穿,八百两银子都打不住。
但是,在北非不一样,在北非,平民百姓也享受特殊照顾,能享受大明的法律保护,军队保护。用全旭的话说,流动的钱才能产生利润,有钱人要持续消费,政府才能有税收,从而更好的为所有人服务,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