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虽然成果斐然,但是道堂和学堂两处教育机构,也更进一步消耗了黄巾军的财政。
工坊的扩大,学子的吃穿用度,这些都需要财政来作为支撑。
若不是得了河东郡豪强大半的钱财,许安也不会下定决心来推行蒙学。
按照目前的消耗,黄巾军积攒下的钱财,最多可以支撑到明年的六月。
军队训练、道堂、学堂、还有兴建水利、牛政、马政,这些都是消耗钱粮的大头。
但这些却是一处也不能停,一处也不能省下来。
要想破局,黄巾军必须保持这些能继续的发展。
“明公,两万名孩童入学,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阎忠虽然知道,黄巾军缺乏士人,缺乏堪用的官吏,但两万人入学。
这也……太过于疯狂了。
“不,不多。”
许安抬手止住了阎忠的言语,神色略有些激动。
“启蒙教育乃是重中之重,两万名孩童入学,军师,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阎忠苦笑道:“意味着钱粮如同这黄河之水一般,从府库里面流走。”
许安停下脚步,笑着说道:“钱粮事小,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明公此言,可否有些夸张了?”
在阎忠看来,虽然有两万多名孩童入学,但要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却是有些夸张了。
“不夸张。”
许安盘腿坐在了阎忠的案牍面前,郑重的言道。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皆是愚民、弱民,胆敢叛乱造反者,必屠戮,以此来震慑天下。”
“广宗、下曲阳,皇甫嵩筑京观,就是为了震慑其他可能潜在的反叛者。”
“军师应该很清楚,我们黄巾军、太平道和大部分的豪强世家处于对立面,我们的根基不在豪强,不在世家,而在于那些广大的普通民众身上,我说的可对?”
阎忠点了点头,许安的话确实没错。
许安见阎忠认可,便继续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问军师,现在掌控这天下的舆论,掌控这大汉的喉舌者是何人?”
阎忠沉吟了片刻,将绢扇放下,言道:“光武皇帝依靠豪强世家取得天下,虽然名义上是大汉的天下,但实际上豪强世家却广有影响,天下的舆论在于豪强世家。”
“军师说的正是,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