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才算多呢?看来这小姑夫不是一般的有钱啊,而且他连市里的大局长都认识,那他家权势肯定也不小,又有钱又有权。小姑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
“等等!”
林广信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连忙问道:“小姑夫,您是不是参加过京城电视台的《收藏天下》啊?”
“是的,你也看过?”楚琛笑问道。
林广信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春节的时候看过一期,我说第一眼看到您的时候,怎么这么眼熟呢?”
“好了,别傻笑了,快点把东西拿出来吧!”楚琛笑着提醒道。
“哦!我马上去拿……”
林广信连忙回过神来,随后连忙用钥匙把大门打开,跑进里屋没一会就又拿着东西跑了出来。
“给,就是这东西!”
楚琛接过林广信手上的东西,仔细一看,确实是块绿端砚,而且砚台坚致细密,落手处水汽痕晕染,一看就是好品质的端砚。另外,此砚还是一块随形砚。
随形砚,也称异形砚,是根据砚石的自然形态进行设计制作的。但随形并不是随意,不是每一块砚石都能制作成随形砚,它必须符合审美的意味,必须符合观赏的情趣。
宋代苏东坡曾倡导:“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后人寻岩石自然平整者效之。”这指的就是随形砚,
到了清代,由于皇帝的喜爱,砚雕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雕工繁复,装饰豪华,已趋向宫廷化,成为一种贡品。
但在皇城之外,清代的文人墨客如金农、高凤翰、纪晓岚,吴昌硕都参与了砚雕的创作,从而增强了艺术气息,文化内涵。使砚艺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升华到一种新的审美意境。
楚琛手中的随形砚,雕太平有象纹饰,雕工大气,画面布局合理,一看就知道是件开门老货,更让楚琛觉得的意外的是,此方砚台居然还有铭文和落款,他仔细观察,应该不是后加款。
现在的古玩行,砚台后加款的情况很多,但后加款者多为匠人,字体拙劣,雕刻僵硬,字口包浆与其他地方不同,因此并不难分辨。
此砚单从背面飘逸的文字,就可初步推断非现代人能为。因为文字展现出来的神韵,没有真功夫,绝对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铭文有十六字,字虽简单,但看上去颇有韵味,而落款人为伊秉绶,这又让楚琛有些惊喜。
这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进士。历任刑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