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宫的存在已经极大改变了安邑县的经济格局,这从大顺五年(894)正月的热闹场景就能看得出来。
这地方,辟处野外,风景秀丽,有盐池盛景,也有山林葳蕤,但真没多少人,也没什么农田、村庄,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冷清的地方。
如果圣人住进来的话,可能还会好一些,随驾的百官臣僚,服侍的宫人嫔妃以及护卫的大队军士,都能让龙池宫一带商旅云集,经济繁荣,可惜圣人多年不来了,直到来了个被愚昧蕃人称为“灵州邵圣”的武夫。
他的排场看起来不比天子小。
龙池宫不断修缮、扩建,已经比当年初建时还要略大一些了。“邵圣”一家子占用的地方倒不算大,可办公的人员很多,充塞了各个殿室。
他们在宫外修建了很多住宅,陆陆续续把家人接了过来,使得龙池宫左近愈发繁荣热闹。
“好一个龙池宫,好大的排场。。”拓跋思敬带着百余辆马车抵达了新修的龙池驿,结果竟然找不到地方住,不得已之下,让人在外头搭帐篷。
拓跋彝昌今年十六岁,带着数十拓跋家族的子弟充当护卫。
他爷爷拓跋思恭死于阴山草原,父亲拓跋仁祐英年早逝,几乎就是被拓跋思敬养大的,一直视他为祖父,从小习练武艺,还在拓跋思敬的叮嘱下学了汉人的文章典籍,十年不辍,竟是允文允武之辈。
其实他不怎么恨邵树德。
这年头武夫们杀来杀去,争夺地盘基业,有些事情太正常不过了。更重要的是,他恨不起来。
人家统兵二十万,地广数千里, 你怎么恨?当初完全可以将拓跋氏一门诛除, 但却轻轻放过了。现在仔细想想, 拓跋氏根本没有任何可能割据灵夏,提早断了这个念想,也不是什么坏事。
部落没了, 拓跋氏现在成了拓跋宗族,几位叔父在草原上繁衍的子孙陆陆续续回来, 认祖归宗, 以后就学麟州杨氏、丰州王氏, 老老实实当一个边地大家族。至于折氏,已经落下他们太远了, 根本没有比较的意义。
“阿翁,可要在此停留,见一见灵武郡王?”第一次离开夏州的拓跋彝昌走了过来, 问道。
“你想见, 他愿见你么?便是你姑姑, 唉。”在侄孙面前, 拓跋思敬终于叹了口气,忍不住发了点牢骚。
拓跋彝昌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从小被养在叔祖家里, 姑姑对他很好,对从小失去父母的他来说,几乎就是半个母亲。可这么多年了, 折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