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楼 > 历史小说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章 战利品(第1节)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作者:孤独麦客  加入书架  晚唐浮生孤独麦客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新书还在审核(23-10-31)    有关新书发布的事情(23-10-16)    完本和新书(23-09-22)    

第四章 战利品(第1节)

「这布······只值二百八十钱。」尚善坊外,一经营木炭的商徒摸了摸手里的绸缎,立刻说道。

时过数月,已经有部分来自契丹的战利品流回洛阳了,其中一大宗便是柞绸,即用柞蚕丝织成的绸缎。

「二百八十钱?你怎么不去抢?」一小厮模样的中年怒道。

二百八十钱一匹,在杂绢里头,也是较差的一档了。但在他看来,这布其实质量还不错,虽然不够柔软,颜色也不够纯,但怎么着也不能看作下等杂绢啊。

「这绢也不知道哪来的,我做买卖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说句不中听的,是不是绢还两可呢,别是什么蕃锦吧?」商徒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坚持道:「最多二百九十钱,多了我怕亏本。要不你去别家看看,我不敢收。」

蕃锦这种东西,确实是存在的。最多的便是西域胡商从波斯带来的锦缎,另外就是高丽锦之类。波斯锦比较粗韧,不太受中原商人喜爱,高丽锦就丝的质地而言和中原相差不是很大,差的是工艺和手法,即技术上的差距拉低了高丽锦的价格。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商徒听都没听过的丝绸。比如历史上印度旁遮普、克什米尔一带有野蚕,没被人工驯化过。这种蚕同样吐丝,但质地较粗,当地人用这种旁遮普生丝编织绸缎,名气一般。

波斯有不止一种蚕,可能与旁遮普野蚕是近亲,蚕丝的质地较粗,绸缎质地坚韧。越南也有本地蚕,同样生产丝绸。

这些地方性的小蚕种、小丝绸没能大放光芒,以至于丝绸几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说穿了还是和体量及工艺有关。

自己国家体量小,满足不了商人的大量需求。比如前唐与回鹘市马,最多时一年输出四百万匹绢。这么庞大的交易量居然全被西域胡商吃下了(回鹘人转卖),可见生产规模对于品牌打造非常重要的。

生产工艺同样很重要。蚕需要驯化、育种,让吐出的丝完美符合人们的需要,野蚕什么的是断然不行的,压根就没育种过,质量肯定不行。纺织工艺、审美水平更需要文明的加持了,这些是小国家难以做到的。

因此,不要怪蕃锦被歧视,确实各方面都有不足。

「这是铁骑军征契丹得来的战利品,而契丹人又是抢的渤海货。」小厮说道:「我东家在辽泽奋战,屡立战功,得来的赏赐,可不是什么来历不明的绢。」

商徒听了肃然起敬,问道:「你家主人姓甚名谁?」「铁骑军李绍荣,听过没?」小厮得意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