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带兵出征,诸葛爽特地拉住他,说“有几分大将的沉凝气度”了。
没有人天生会打仗,人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天赋高的人学得快,学得好,但都少不了这个过程。
从笨拙地数军队人数开始,到指挥大军排兵布阵,邵树德花了好几年工夫。
且因为学习时间短,功夫不到家,他贼喜欢列好阵后就与人野战决胜负,一把定生死。
因为这不复杂,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立现当场。
“陛下,昨日抵达时,富平百姓迎于道左,口呼万岁。”兵部尚书王溥说道:“当年击败巢贼,立保富平八县不失,才让百姓们有了选择的权力。”
邵树德笑着点了点头,问道:“王卿当时在做什么?”
“当时刚考中进士,尚未得官,又与圣驾失了联络,于是跑到凤翔府去了,依附于郑公。”王溥说道。
“郑公”就是宰相郑畋。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最后一口气在当时就咽下去了。
正是在他的积极操作下,唐廷才稳住了京西北诸镇,并发动勤王兵马,在龙尾坡大败黄巢西征部队,斩首两万多级,一步步扭转了局势。
国家末期,出现郑畋这种人是幸运的。更多的时候,多是秦桧、水太凉之类。
“荥阳郑氏,才智杰出之士,何其多也。”邵树德说道:“郑公后人如今在做什么?”
依稀记得,当年丘维道还在,更与西门重遂交好,听闻要给他说门亲事,就是郑公之孙女。后来这件事黄掉了,也不知什么原因。
不过,就本心而言,邵树德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折家这种关北豪强。控制着数万人口的麟州,河套草原上还有附庸部落,本身可以随随便便拉出几千凝聚力极强的子弟兵,这种姻亲在起步阶段最有价值。
“中和三年(883),郑公罢相,其子凝绩为壁州长史知州事,迎郑公奉养。后又迁为龙州刺史、彭州刺史,郑公随往。光启三年(887),郑公卒于彭州。”王溥说道:“李茂贞入蜀后,不喜郑氏后人,郑凝绩罢官,后又屡被打压,故变卖家产,带着为官多年所得的财货,举族二百余口人迁往黔中,教化百姓,耕读传家。郑凝绩已逝,子孙并未出仕。”王溥回道。
“王卿受过郑公恩惠?”邵树德笑问道。
王溥并不隐瞒,坦然说道:“郑公喜奖掖后进、指点文章,臣受益匪浅。”
“卿已入政事堂,国朝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想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