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眼。
“您要养猪?”张大海脱口而出。
“养啥猪,做肥皂。”
张大山不解道:“泔水还能做肥皂?”
他看张大妮,张大妮直摇头。阿奶也没教过她呀。
“好勒!”张大海进屋换衣裳。
这些日子,他可总结出来了。
无论老娘说啥,他照做,准不会错。
人能吃的鱼,换只能给猪吃的泔水。
可把那些后宅婆子们,高兴坏了。
平日里,有路子,能找着人买去喂猪。
这些泔水,倒是能换几个钱。
可自打大旱过后,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哪还有人买泔水。
眼下有人拿鱼换,他们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为此,林桃还从买房后剩下的二十六两银子里。
拿了十两银子,买了十头小猪崽,养在后院。
于是后院活脱脱的,成了养殖场。
次日天见黑时,张大林和张大海,就会撵着牛车满城转。
挨家挨户的,拿鱼换泔水。
泔水拖到自家后院。
林桃会扣去面上,凝着的油脂层。
剩下的,大部份煮了喂猪。
小部份,捞干晾晾,直接喂鸡。
还省去了,让张家二老回村刨土的时候,给鸡带草的麻烦。
老张家忙活的这半个月,两间铺子,也闭店半个月。
这可把街头的黄氏高兴坏了。
她借钱,把户籍升到五级。
这把,她赌赢了。
“娘?天快黑了,您还在那看啥呢?”张巧在作坊里喊。
黄氏笑得一脸得意。
“您在这笑啥呢?”
“没啥,不过是在想,林氏除了会吵会打,还会些啥?回家回家,咱还得数钱呢!”
自打老张家铺子关了以后,作坊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十文钱一块的肥皂,一天能卖三四十块。
一家人连做带卖的,忙都忙不过来。
还有做园子的买卖。
有时候,还得雇劳力去做。
不过十两银子做一个园子,比作坊挣得还多。
拼好门板,黄氏抚着张巧的头:“闺女,你可是咱家的大功臣。咱存够了钱,去省城过日子去!到时候,在那边给你说门亲。咱家也是大户人家了。”
张巧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