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部分利钱。”
自己有铺子,为什么要跟别人分润。
应该没人会愿意吧。
“爹,你没看到,很多匠人,他的手艺非常不错,但他经年只会埋头做事,对外头流行些什么,客人的品位喜好,他一是不清楚,二是没那个能力去与人应酬交际,去做商家间你来我往的这种谈判讲价钱这种事,其实对这些手艺高超的匠人来说,他们是很吃亏的。”
“而能做这样事情的商家,比如您,您有商业头脑,也了解外头客商的喜好,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但您自己又不会打铁,不会制器,手艺不行,也不知道东西好坏,是吧?”
吕生财点头。
确实是这样,会做事的人不会说话,会说话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又会说话的人毕竟少。
“所以,长久下去,对于外地的客商来说,他不知道这内里的情况,也不知道哪家铺子接单接到做不完,而哪家铺子又没单可做,要是随便下了单,还耽误了工期,影响他的行程。”
“这里面就需要一个人去平衡这事。虽然这里面有铁官,但铁官把生铁锭卖出去,民间如何运营,他管不了。一管,怕引起大家的怨怼,说官府手伸太长。”
吕生财听懂了:“爹懂了,就好像民间的商会一样是不是?”
苏青媖笑着点头:“对,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为了不影响咱徐州的声誉,又能把这个铁器做成徐州的支柱产业,就需要有个民间组织去牵头,去平衡产能,联系生产过剩或无活可做的铺子,也需要人去联络外头的商家,对二者进行一个平衡。”
这回吕生财是真明白了:“这事,能帮到你们,帮到博承,是吧?”
“对,这事能帮到博承。”
吕生财立刻挺直胸膛:“行,那爹听你的,你怎么说,爹就怎么做。”
苏青媖很欣慰。
“这事我之前也在琢磨人选,这个人选要有一定的公信力,不能为各方所拉拢,要绝对公平。现在爹来做这事最好了。”
“最好成立个商会,了解各家的产能情况,帮大家在外接单,进行分配,或是大家接的单做不完的,爹帮着把他们找其他铺子去完成。然后汇总客商的意见,帮助咱们的铺子加以改进。把活做的更好。”
“这事做到最后,要达到三赢的局面。一呢,让外头来的商家满意咱们的货,二呢,让咱们的铁匠铺都能赚到钱,三呢,帮博承把徐州这个支柱产业稳住,做出名,让大家一提到铁器,就想起咱徐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