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万士兵,居高临下,占据据对优势。
并且他们的人数,足足是对方的三倍有余。
战斗刚一开始,便呈现摧枯拉朽之势。
吐蕃士兵,很快溃败,亡命向下逃窜。
而这一逃,反而冲散了他们自己的阵型。
一时之间,吐蕃的阵型,乱成了一团毛。
而唐军,随后袭杀,宛如切瓜砍菜一般,将吐蕃士兵,斩杀在地。
唐军来势汹汹,在短短一两刻钟的时间里,竟然将吐蕃士兵,赶回了甘松岭。
而唐军的弓箭手,就在甘松岭一箭之外守候,静静等待他们出来。
这一幕,恨得吐蕃前军统领牙根发痒。
他完全没有料到,唐军居然在此地埋伏了一万多人。
难道他们的斥候都是白痴,都是瞎子吗?
这么多唐军埋伏在此,他们居然都侦查不到?
如若不然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吃这么大的亏呢?
现在,他们的人,全部都被重新杀了回来。
甘松岭的道路是山道,勉强可以容纳四五个士兵并排而行。
再多了,就挤不开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集结一万大军冲杀出去,真的很费劲。
但是,如果他们不集结足够的人手,根本就没办法冲杀出去。
外面有一万多唐军堵着呢。
他们得填多少人,才能打开通道?
更让吐蕃前军统领咬牙切齿的是,人家杀完人,还特么的能够全身而退。
甚至还能够在土坡上,再拦截他们一波。
吐蕃前军统领,开始命士兵从其他地方绕出。
不能让唐军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而土坡之上,苏长生再一次观察了一下吐蕃行军的情况,对李恪说道:“殿下,可以放火了。”
“是,先生!”
李恪当即点燃火把,点燃了他们实现准备好的一个火堆。
这个火堆,并没有燃起熊熊大火,而是冒起一股红烟。
这股烟气,并不会被风吹散,而是扶摇直上。
古代烽火台,就是用这种方式来传递信号的。
当然了,后世之人,又经过多次的改良,已经可以改变烽烟的颜色,通过不同的颜色,来传递不同的信号。
而李恪之所以用红色,倒不是为了传递特有的意思。
而是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