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昱眼皮跳了一下,方才杜英掏出来一份名单就是数百人命,现在又是一份公文,意在何处?
打开看了一眼,司马昱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一份聘书,聘请他为关中书院的先生。
“关中书院,为国家培养栋梁、为未来培养人才,因此海纳百川,可以让秉持有任何想法的人在其中任教,所教导的学生未来通过朝廷的考核选拔之后能够进入朝廷为官。”杜英微笑着说道,“不知岳丈是否愿意在此就任?”
新安公主也适时地帮腔:
“父王,桓元子、殷渊源(殷浩表字)都已在书院就任,无一不是父王的故交老友,届时父王也可以和他们对坐论道、讲学博弈,方可不浪费这一身才华。”
因为新安公主之前的书信之中就已经提及了这件事,所以司马昱早就在心里有所揣度,此时沉声说道:
“诚然如秦王所言,怀有不同想法的人可以在书院之中任教,但是其一,最终选拔人才是由朝廷来决定的,考核题目是由朝廷来拟定的,书院并不能决定自己教授的内容就一定会被考。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切合朝廷的实际需求,书院的培养肯定也会集中在对关中新政的宣扬和剖析上,届时就算是先生们对新政怀有不同的意见想法,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们适应朝廷的需求,又如何能够畅快各抒己见?
最终也只是循规蹈矩、所能教授的内容大同小异尔,否则自己的学生无法通过考核进入朝堂,那渐渐地就不会有学生愿意投入此门下。”
新安公主秀眉微蹙,说到底杜英只是把关中书院作为一个安顿你们这些遗老遗少、方便集中管理的地方。
到时候尔等愿意配合书院的安排去教书,那可以帮助书院分担教学压力,而若是不愿意的话,那么闭门造车,写一写回忆录、凑在一起喝喝茶,那也无所谓。
结果······父王好像还真的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这让新安公主正想给“口出狂言”的阿爹使眼色,却不料身边的夫君颔首说道:
“岳丈所言不假,那其二呢?”
司马昱斟酌说道:
“其二,对于我等而言,在茫茫多先生和学子之中,只是少数,众人所思所想,皆遵从新政,也愿意追随于新政。
而我等只是落后、失败之人,便是能够重新鼓起斗志、振臂高呼,又有几个人会追随?到头来不过是小院之中,一群败寇垂头丧气、互相宽慰罢了。”
杜英顿时忍不住哈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