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明确关税……
崇祯朝的这盘乱棋,在隐忍许久之后,终于叫崇祯皇帝找到微弱的平衡点。
现在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叫这一平衡点稳固,并逐步的叫其反向倾斜过来!
杀了一批批家贼硕鼠,叫崇祯皇帝的内帑无比充实,这是他掌握的绝对优势,只要路子没走错,那大明只会越来越好。
“去吧卢卿,做你该做的事情。”
崇祯皇帝神情动容,看向卢象升说道:“朕就在这紫禁城,在这乾清宫,听候卢卿凯旋的奏捷之报!”
“臣告退!”
卢象升郑重一礼,言简意赅道。
和朝中的其他文官不同,卢象升不喜多言,他向来都是先将事情做好,再说其他,这种沉稳的性格,未来必定是大明的内阁大臣。
只是当前大明所处的乱局,卢象升也好,孙传庭也罢,他们都不可能在朝高升,他们必须要在地方坐镇,不然许多事情都无法开展。
“皇爷,天津那边传来消息。”
在卢象升走了以后,内厂太监卢九德,匆匆赶到东暖阁,手持一份奏疏,作揖行礼道:“内厂督造的造船厂,已有两处船坞建成。”
“呈给朕!”
崇祯皇帝伸手道。
真是好事多磨啊。
天津所设造船厂,也已初具规模,照这样的势头来看,要不了多久,那天津造船厂就能全面竣工。
有那批西洋造船的匠户,跟先前所调船匠,一起在天津造船厂,埋头造船,只要粮饷供应及时,那就能源源不断的造船啊。
“好啊,这次天津造船厂,算是立下大功了。”
看着手里的奏疏,崇祯皇帝不加吝啬的赞许道:“两处船坞建成,那先期建造海船的事宜,就能跟着动工了。
要赏!
王伴伴,这件事情着你来办,掌厂太监,连同一应匠户,都要赏赐,同时派人去天津,告诉那里的掌厂太监,尽快将后续所建船坞竣工。
此处造船厂落成后,再寻合适的地域,营建新的造船厂,与此同时,搜集操控海船的人手,也要抓紧来办。”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应道。
现在崇祯皇帝的内帑,有着充沛的银子,但是粮食这一块,却是急缺的,或许现在够用,但以后呢?
在番薯推广种植,没有见到相应成效前,大明粮荒的危机,就一日解决不了。
特别是天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