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走在这御道上,连日来的勤政,叫他有些吃不消了,好在先前坐镇军机处和文华殿,叫所谋的诸多部署,都一一的落实下来。
‘人人都想当皇帝,觉得皇帝高高在上,掌生杀大权于一身,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只是这背后的辛劳,又有谁知道呢?’
崇祯皇帝缓步走着,看着值守各处的大汉将军,心里暗暗感慨道:‘这火药桶扎堆的大明,现在才算被自己梳理出一些眉目,真是够不容易的。
拨乱反正,叫偏离正轨的大明拉回来,以后要面对的问题和麻烦,那也是不在少数啊。
京城的勋戚群体,才干掉一小部分。
在朝的文官群体,乃至他们背后代表的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
还有那烂透的宗藩群体。
甚至是金陵的那帮勋戚。
就这还没有算上,辽东的将门势力,九边重镇的一些将门,遍地都是皇权的造反派,依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虫啊。’
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敌人,究竟是怎样复杂的存在。
除了建虏和流寇,这两大外患,更多的却是来自大明的内部,就是上述这些群体的贪得无厌,才导致大明时刻处在被动的境遇下。
想解决这般多的问题,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没有一个稳的心境,被堆满火药桶的大明,随时都会有爆炸的风险。
“皇爷,曹文诏他们奉诏进京,今在乾清门求见。”王德化匆匆走来,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宣。”
崇祯皇帝停下脚步,淡然道。
此前跟随孙祖寿所部,在真定、保定两府,协助安置灾民事的曹文诏等部,眼下已被崇祯皇帝下诏归京。
得益于孙传庭在京安置,各地皇庄承载分流,最汹涌的那段安置灾民期限,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尽管眼下盘踞在真定、保定两府边缘,依旧有不少逃难灾民,不过就崇祯皇帝掌握的情况,依靠孙祖寿所领忠勇军,足以应对前期安置的差事。
当前北直隶和山东两地,一个旱灾,一个水灾,自己在朝又特设赈灾公署,叫朝中的氛围啊,又起了一些变化。
再算上陕西的平叛流贼,山西的镇压民乱,暗潮汹涌的辽东,鉴于当前复杂的局势,崇祯皇帝必须要未雨绸缪。
好不容易才止住倾斜之势,若是叫一些群体,趁乱闹出些幺蛾子,那就违背崇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