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肯定要挣,科研也要搞起来,两手都要抓。
曾一鸣知道国内半导体的发展方向错了,他必须要提醒一下。
可他的意见未必会引起上面的重视。
也许依旧会往那个错误的方向走。
但不管怎样,曾一鸣肯定会坚定地走科研方向的。
实际上大陆的光刻机水平现在还是国际水平,只是落后米国一些而已。
从五十年代研制到现在,基础在这里呢。
但后来就像曾一鸣说的那样,走歪了啊。
改革开放开始后,很多国外的公司进驻大陆,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以及标准的管理制度,有很多国内的企业看到了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优势,于是不再自主研发芯片,而是选择了直接进口。
原因也简单:价格低,而且质量好。从收益率来看,更加值得。
对于这个时候的企业来说,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就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于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不继续研发,而是选择了进口芯片为主,就这样,原本一直坚持光刻机研发的企业由主动变成了被动。
时间一长,国内对于自主研发的芯片需求越来越少,而是选择了进口来补充。
这对于光刻机研制公司来说,他们就处于无法生存的状态,为了活下来,他们选择了转产或者转型,不再涉及到光刻机领域……
就算他们意识到这些,他们也会为了短期利益想。
所以,曾一鸣就要两手准备了。
只要有章儒晶在,他就有信心从现在开始主动和国际接轨,甚至于他都在思考如何从国外引进光刻机了。
绝对不能被光刻机拖了后腿啊。
不过大概率大陆可能会被技术封锁啊,曾一鸣得有提前布局才行。
比如不以自己的名义在香江或者在其他国家设立一个公司,把光刻机弄到手,然后再想办法弄到大陆来。
不暗度陈仓的话,估计后面一样会遇到大麻烦的。
从现在开始,就要搞好配套的各种产业了,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撑,才能够在未来的芯片领域中占据领先优势。
这个难度相当大啊,曾一鸣一个人的企业版图是不可能做到的,哪怕他的企业做到世界上最大也不太可能。
光刻机的世界只存在赢者通吃。
因为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一款新产品从投入到使用通常会耗费两三年,时间就是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