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师来说,比高建武拿钱去砸还要管用。
要想把Y-6打造出来快速能飞上天,显然依托北美航空工业雄厚基础会更快。
他不需要将整机在北美制造,而是把这个整机分解出来,在北美这边完成大部分子系统生产制造,至于机体部分在晋阳的航空基地或者汉口航空基地制造和完成最后整机组装。
同盟军的联合作战生意没谈好,高建武倒是同史密斯达成了私下的商业合作交易,当然现在史密斯并没有直接出现在高建武商业版图之中,只不过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现在大环境方面,双方是关系密切的盟友,史密斯对于这些倒是也没有什么忌讳,真的替高建武张罗起来一家北美联合航空工业公司来,司徒先生和南洋商会作为幕后的大股东掌控了绝对控股权,而史密斯介绍的几个航空界有影响的工程师分别担任了CEO/CTO等职位,公司很快大张旗鼓招收人才,开始按照高建武Y-6分系统设计来研发和制造相关子系统。
对于这款原型就是脱胎于50年代初期技术基础的螺旋桨运输机,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瓶颈,按照高建武的要求,现在101厂方面并不需要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设计和验算,直接按图纸生产就行了,机体方面这些常规部件制造速度自然飞快。
材料方面主体采用了高建武爆出来的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完全超越了现在其它国家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比起原版机体的强度更好,这方面完全不会有问题。
手里有得力人选后,北美的这家航空公司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组建和几个子系统设计图纸的消化吸收工作,他们在一个收购的破产小航空工厂中已经开始了高建武需要的航电、起落架等子系统设备的生产制造。
在这个战时,很多产品都是这样的模式,史密斯的那些航空界朋友们也不觉得奇怪,高建武给这家公司留出来30%的加工毛利空间,这就让史密斯那些航空界朋友们一个个干劲儿十足,按照高建武的产能规划,他们不需要担忧市场销售,一年销售额可以达到上千万美元,毛利300万美元,这可是一大笔钱。
除开公司运营费用和税费,一年下来利润超过百万美元,对于公司那几个管理层来说,这就意味着起码有几万美元的分红可拿!
北美的分公司源源不断生产制造Y-6配件,开始正式申报出口,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加上司徒先生的贸易公司现在也上了台阶,很快就以常规航空工业产品方式开始批量运输到高建武这边。
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