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确,所以高建武感觉这块比原来历史时空的摸索应该会快不少。
因为高建武觉得可以把亚洲范围内所有目前能够搜罗到的水稻品种都搜罗起来,然后在南海根据地这种一年可以三熟的地方去做实验筛选。
而且他可以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弄出几千亩地来搞试验田,这样每一季的实验都可以有几百种组合进行试验。
这种规模的试验必然会极大的促进筛选出优秀的杂交种子来。
这是技术方面的思路。
另外当前能够提升产量的土法也不能丢掉,在根据地的每一个地方寻找产量高的种源,结合农家肥、化肥的使用和灌既工程。
这个方面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高建武先拟出了一个大纲,准备按照这个大纲召集专业人员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最后一方面是生产积极性提升,现在根据地在这一块住的,应该还算是比较好,但是考虑到现在耕种技术低下落后,需要派出大批的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去同农民兄弟一起想办法使用一些科学种植方法。
问题是现在教育程度普及率实在是太低了。根据地根本没有这么多农
业种植的技术人员来支撑。
高建武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发现还是得从教育这一块入手。原来自己为工业发展制定的几个高校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到农业这方面的。
现在当然也没办法再按照高校建设这条思路去落实农业技术的传播。
高建武想到了原来时空的夜校模式。
准备按照现在技术条件,抽到一批农业专家组成师资队伍,首先按照每个县抽调一部分骨干进行农业技术集中培训,让这些县里的技术人员学习好技术后,然后回到县里开办夜校,把乡村两级的技术人员培训再抓起来。
这样的话首先要解决的是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问题。高建武不可能让技术专家从基础的原理讲起。而是着重于实用和浅显易懂。
想到这里,高建武把农业技术培训教材编写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单列出来。
然后从粮食的种类出发,列出了小麦、稻谷、玉米、谷子、高粱、红薯、大豆、土豆、胡豆、豌豆等大宗粮食类作为首期需要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类型,开列出来一个清单。
从选种、育苗、田间作业、追肥、灌既等几个方面应该怎么样详细操作,列出实用技术包含的内容。
...
大旅长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