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西北名将饶是久经沙场,战功无数,可是此番得以随高璋同往环州。
却都显得有点淡定不能,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喜不自胜。
自那日在靖远堡,高璋详细地表述了他之所以要趁着今岁严寒去冒险北进的那些理由。
一干西军将领也不得不承认,这绝对是最好的机会。
大家也是纷纷踊跃恳求高璋带领大伙去西夏腹地爽上一把。
但问题是,西北骄兵悍将虽众,可是刚刚打下来的西寿堡泰军司自然是不容有失。
所以,被留下来牵制西夏来援兵马的将军们暗中骂骂咧咧不已。
却也无可奈何,至于那些得以随行的西军名将也很清楚他们之中能够随高璋直插兴庆府的,也只会有寥寥几人。
毕竟想要牵制韦州静塞军司,必然是西军将领,这才是最老沉持重的选择。
而高璋这一路东行,心里边也已经早有定计,折彥质虽然年轻,却也同样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良将之才,见识眼光,不比那种师道逊色。
只不过其人现如也才不过三十出头,用兵方面,自然没有种师道这位老司机老道。
而这一路东行,已然与一干西军将领相熟的高璋自然知晓了更多的西北边事,也对于这些西将的将领也更加深入的了解。
自然高璋也总算是知晓了那西军边将杨唯忠,居然是宋仁宗时并代都部署(都总管)康保裔之裔孙。
保裔被俘入辽,后康炯成人之后化名杨惟忠入宋保疆卫国,青年从军西北抗击西夏,收复西北疆土,建立平夏城,威震西北。
这让高璋实在是说不出话来,不得不折服于这些心怀大宋故国,哪怕是隐姓埋名,也要回归故国,以命效之的忠勇之士。
还有那双臂奇长,西军之中极其擅射的勇将王舜臣,当年,主将种朴身死于大战之中。
正是王舜臣,半日之内,箭发千矢,且能箭无虚发,射到手指破裂,血流满臂。最终,凭借着王舜臣的勇猛和担当,宋军残部才平安脱险。
可惜的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只懂纸上谈兵的熙河经略使胡宗回,不通军事还瞎鸡儿指挥。
才是导致这一场大败的罪魁祸首,结果呢,西北边军连死数将。
而这位由朝廷空降的直学士胡宗回,却朝着朝庭叽叽歪歪说是西军将士不行,反正屁股一拍,屁颠颠地回朝去也。
而王舜臣,却还因此败绩,而被削职一级……
高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