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提点一下幼安,不能让阿九这一番传情表白,心意付诸东流。
太妃娘娘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出了名的才女。
喜欢读书。
她抬眼,看向房间里右侧,深红梨木的书橱上。第二排,有一整排的诗词歌赋,还有地理志怪,以及各种话本。
是凤幼安怕她一个人住在灵药阁无聊,专门给她寻来的,看着解闷儿。
第三层,放着白玉棋盘和七弦古琴。
梅太妃推着自己的轮椅,到了书橱边上,挑选了一会儿,抽出一本《月见诗集》,这本收录的,大多是些婉约、闺怨、风花雪月的诗词。
她翻了翻一会儿。
找了好几首鸿雁寄相思的诗词,最后挑选了一首最喜欢的。
“太妃娘娘,汤熬好了。”
凤幼安从小厨房回来,端着香喷喷的大雁汤,“来,尝一尝。”
“您在看诗词么?”
凤幼安见梅太妃没有应声,低头看书,便端了一碗过来,凑过去瞧。
“对啊。”
梅太妃假装随意地把那本月见诗集,放在桌子上,摊开,“真香啊,闻着就很鲜美,一定很好喝。”
她接过汤碗,一勺一勺的品尝,“嗯,不错!”
凤幼安笑道:“那可不。”
喝汤的时候,她眼角的余光,无意间就扫到了那本诗集。
翻开的那一页,有一首四言绝句——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凤幼安正喝着汤,忽然之间,就愣住了。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妻子,怀念边关从军的夫君,渴望得到夫君寄回来的家书,等啊等,在月光下孤独的等待,就是没等到。
是一首标准的闺怨词。
“咳咳——”
凤幼安一个不小心,就呛住了,咳了半天。
鸿雁……传情?
不是。
应该不是那个意思吧……
“幼安,怎么了?”梅太妃唇角上扬,颇为担忧地看过来,“汤太烫了么?”
凤幼安脑子里有点懵,耳根有些发热,点了下头:“嗯嗯。”
梅太妃笑容加深:“烫就喝慢点儿,多喝点儿,都是阿九的心意。”
凤幼安:“……”
阿九的心意。
心意。
额……不自觉地,就往那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