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选择。‘对抗组织,搞攻守同盟’,没有出路;‘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也没有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交代问题,争取组织宽大处理。
如果谁存在问题,一定要放下包袱,认识错误,积极配合,主动完全彻底地交代问题。切不可心存侥幸、陷得太深、走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说句关起门来的话,主动交代问题,组织会宽大处理,最起码尽力保住大家的公职,让大家有个生活来源,这是我给你们的承诺!但是,纪检部门主动查出来的问题,到时候你在交代,性质完全不同,贪污腐败超过十万元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那就是进监狱的事了!言尽于此,望大家好自为之!”
王鸿涛走后,很多干部坐在会议室里久久不语,陷入了沉思!
6月14日,长安市开始变得异常热闹,整个城市充满了青春活力,各个景点,街头巷尾冒出来很多肤白貌美的倩影,让人赏心悦目!
据长安市人社局统计,已经报销了超400万大学生的路费!
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将有810万大学生毕业,人数、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重点。毕业生流向较多的省(市)有广东省、京城、沪市、江苏省和浙省,其中,到广东省就业毕业生在深圳市分布较为集中,江苏省、浙江省毕业生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
近日,长安交通大学发布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85%的毕业生愿意在秦就业,把长安列为第一选择!
此前多年,长安因为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的情况颇受关注,留下就业还是离开?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长安市拥有普通高校63所,其中三所985高校、8所211大学,在校大学生120万、高校毕业生近30万。这一数据在经济体量相近的多个城市中遥遥领先,是名副其实的高校强市。
而此前数年,当地部分高校毕业生并未将长安视作工作首选城市,大量优质毕业生流向北京、长三角、大湾区等地。
比如,2017年的就业报告显示,西工大就业人数中,10.46%毕业生流入广东省,而前往京城、沪市就业人数占比超16%。
一位长安211高校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毕业之后,班里近一半的同学都有意向去往广深。一方面因为我们专业属于工科,在广深的就业环境、发展前景会更好;另一方面,在对比多份工作薪资及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