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也不比种地逊色。
面对小三万斤的稻米,六千多斤的各种蔬菜,移民们全都乐疯了。男女老幼,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傻笑。
“天呐,我家居然种出了这么多粮食!这真是太好了!以后我家里的所有人,都不用再挨饿了!”
“唉,可惜我二叔二婶,病死了。如果他们再坚持几天,他们也能移民到这里的。这里能吃饱饭,还有高明的医生,给大家治病。若是我二叔二婶,能跟着我表哥一家走到这里,他们肯定死不了。”
“这里真是一块宝地,水稻起码可以一年两熟。”
“那岂不是,咱们每一户,平均每年可以收获五万四千斤稻米!一万两千斤蔬菜?”
“天呐,这也太多了。我一家五口人,都敞开肚皮吃,也吃不完啊。”
“每家留下一万斤稻米,足矣。”王忠仁说道:“菜嘛,一家五口人,每人每天两斤蔬菜,一家一天消耗蔬菜十斤。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斤。就算消耗四千斤吧。剩余的八千斤蔬菜,可以拿去和别的村子,交换肉、油,布。”
“那每户每年还能剩下一万七千斤稻米呢。这些米,也可以用来换肉、油、布。”
“这些剩下来的米,都拿去交换别的物资吗?”
“换多少,大家自己做主吧。每家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
和平一村和附近的九个移民村,组成了一个和平乡。
这个乡的人,大多数都是种地的农民。
和平乡的周边,还有几个乡。每个乡的主要产业都不一样。
兴国乡女多男少,很多女人擅长织布,很多男人做了矿工。所以兴国乡的主要产业是布匹的纺织和销售,还有开采金矿。
志愿队会用别的物资,交换他们的金矿。
别的村子,也会用另外的物资,交换他们手中的布匹。
而永宁乡的主要产业,是种植花生和油菜、玉米,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榨油的。
别的村子,用资源和他们交换食用油。
而距离海边平原较远的百家屯,他们的村子附近,有大片的草原。所以他们的主要产业是蓄养牲畜。
别的村子,用资源和他们交换生肉。
如此一来,附近的这几个村子,各有分工,各取所需。形成了简单的小农经济。
再加上志愿队时不时的从神州国内,搞来大量的工业商品,与他们交换岛上开采的矿产资源。
所以,岛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