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只是问题出在哪儿却又不清楚。就像他昨天跟小龙说的,两人身份地位,掌握的人脉和社会资源都不对等。
齐鸣要是动了心思,想收拾洪焕,那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但后者想给他使绊子,能用什么办法,他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没头绪。
将这些念头抛到脑后,齐鸣再次提高了下警惕心,很快便跟着刘文宇到了存放货物的地方。
这儿算是整个仓库的最里端,它的左侧靠墙处有个横放的集装箱,箱门开着,能看到里头摆着张行军床,还有桌椅,应该是安保人员休息的地方。
右侧的地上,摆了十几个大纸箱,不消说,这些个就是今天要交易的东西了。
这回洪焕主动走过去,打开一个箱子,露出了里头一个接一个整齐摞起来的青花小碗。洪焕指着箱子里的碗,介绍道:
“齐先生,我给咱们这次交易的东西,按年代和器型给您分好了类。比如这一箱子,就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小碗,那边一箱是嘉庆时期的碟子。
每个箱子上都有标注,还写明了数量,您一看就知道了。”
“嗯,谢谢。”齐鸣说完,看向了刘文宇:“刘叔,麻烦您给弄副桌椅,我这就开工了。”
“行。”
刘文宇朝着不远处的两人吩咐了下,很快就有两个人搬了张简易的折叠桌椅过来,安装好。
小龙走到桌边,拿出电脑,打开事先就准备好的文档。按照之前就商量好的,齐鸣负责鉴定,他负责搬运和登记。
刘文宇见他们这边准备干活了,也没陪着的打算。他指了指一旁的休息间道:“小齐,那你忙。我就在那儿,你要有事儿,喊一声就行了。”
“好的,刘叔。”
两人打完招呼,刘文宇带着洪焕就走进了休息室。
齐鸣注意到,洪焕离开的时候,似乎回头看了一眼,只是惊鸿一瞥,没有注意到他的视线落在哪儿。
等两人进了休息间,齐鸣就开始干活。
这年头,能像这样,成批成批的买几百年前古董的,也就这种海捞瓷了。当然允许这么挑选的前提是,海捞瓷的市场价低。
同样一个道光年间的盘子,同样是窑口,海捞瓷的价值可能只有普通瓷器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至于原因,其实前文也介绍过,一来海捞瓷的量大,发现一艘沉船,少则几千件,多则几万件。
二来,都是日用器。古玩市场,能卖出高价的其实都是花瓶之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