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原本绝美却略显狰狞的表情,代表这个并不聪明的女人愈发偏执。
陈妃一走,刚刚还一副满不在乎的老八,目光如刀。
“文武。”
“学生在。”
“叫人去查,查,周贲为何会居住在陈府,查,陈府最近与何人相交密切,查,赵王入京后除了陈家还与何人接触过,查…”
老八叹息了一口:“查那东海税银是否真如奏折所说,查东海舟师请功军报有几分真假,查周贲在封地与当地世家交往密切。”
“是。”
文武低着头准备离去了。
要知道老八最后说的那句话,是周贲与哪些世家交往密切,而非是否与世家交往密切。
走出大殿的文武突然有些心疼老八了,刚刚他还在想,老八作为一个父亲,见到朝臣和士林夸赞自己的孩子,美滋滋,喜滋滋的。
实际上,老八比谁看的都清楚,比谁都明白,东海世家,官员,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岂会无缘无故为周贲请功。
再说周贲,从小就是个柔弱书生,又岂会真的如军报些的那般英勇。
最后则是这几日朝堂中的大肆赞扬,陈府那是个什么东西,京中的世家和官员又是个什么东西,能和这群人搞到一起,哪里会是好事。
这些,老八都懂,只是不愿意说出来,心里抱着一些期望罢了。
“慢着。”
老八叫住了蒜公公,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力。
“莫要送什么物件嘉奖赵王了,寻些字画,送去山庄,莫要说嘉奖,送去衍儿吧。”
称周贲,为赵王。
称周衍,为衍儿。
由此可见,老弟打老哥这件事,天子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知子莫若父,周衍嫌少入宫请安,不代表老八一直没关注过周衍。
一个王爷不居住在王府之中,和长四季山庄似的,不像话,老八之所以不在意,正是因为他了解四季山庄。
那里,有最博学的大儒,有最淳朴的百姓,有最忠心的庄户,有最聪慧的奇人异士,有英勇善战的军伍,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山庄,长久居住哪里有何不妥。
最让老八满意的是,周衍也好,周统也罢,都会被韩佑言传身教。
韩佑真的做到了,作为臣子,忠君爱国,作为朋友,设身处地,这也是为什么老八放心自己儿子跟着韩佑的缘故,内心深处,他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如韩佑那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