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我没有讲清楚的,都可以问!”
“我能解答的现场解答,不能解答我会收集起来交给知县大人,县里再向府里、布政司汇总,等过几天再来给诸位解答。”
百姓们摇头,想问的朝廷这册子有,没有想起来的这册子里还有。
今天讲的太多了,他们脑子还晕着呢,哪里还能想问题。
“诸位,你们只需要记住,去了中南半岛就不会再饿肚子了,能吃饱且吃好,收入是大明的两三倍左右,其余的都不需要考虑,你们的背后是朝廷,这就足够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三五日后我再来,诸位再有想法咱们再细聊,再会!”
陈秀才朝着百姓们抱拳,带着小旗军士们离去,留下了眼中冒着精光的百姓们。
涉及到迁移的九个布政司的各府州县的读书人全部都被发动了起来,每天都是在村镇田头,不厌其烦的给百姓们解答着迁移的各种问题。
他们虽然没有陈秀才讲解的这么精彩,但都是读书人平日里谈论的不少,结合迁移八十八问小册上的内容,发挥一下只是基本操作而已。
从诏书下达开始,半个月的时间,整个大明对迁移的事儿不仅是没有沉寂,反倒是愈演愈烈。
议论归议论,最终还是要做选择,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谓: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更何况这是舍弃大明本土,远赴数千里之外的异域。
广西玉林郑家村一座斑驳的老房子前,两名汉子相对坐着。
“爹,我想去中南半岛。”
“为什么?咱们世代在这里生活了百年了,你能舍得?”
“有点,但我更想有发展!”
青年看着远处的夕阳:“爹,咱们老郑家这百年了都没有出一个读书人,为什么?
因为在皇帝登基之前的历代皇帝都、都……反正很奇葩,咱们不说吃饱了,没有断了香火算是老天爷开眼了。
皇帝登基之后一切都变了,越来越好了,太平盛世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咱们一点家底都没有,
想要出个有所成的读书人很难,更别提去竞争功名了,哪怕是皇帝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情况。
但中南半岛就不一样了,读书虽然不大可能成功,但却是满地机遇,数十座大城要建、数百万座房屋要建,肯定要建官道、兴修水利等等,
用中南半岛的百姓哪有用咱们自己人方便,以咱们家修房建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