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普通百姓没资格染指胥吏的位置,只能由县乡里的那些人霸占着。
现在胥吏是通往上层的起点,那自然是要争上一争了。
有朝廷的政令,有富商士绅和普通百姓的联合,胥吏也只能往边靠,一旦搞事情那事情就大了。
“可他们若是配合,那就没有空缺,毕业的两千人怎么办?”
“房爱卿,这是不可能的,胥吏有十余万人,怎么可能个个都能遵纪守法、兢兢业业的做事儿,若真能如此,那就是大明百姓之福。
空缺不够那就继续往外扩张就是了,有他们齐心协力,同化都是小事情了。
很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你们不要忘记了,胥吏也是有俸禄的,而且还是朝廷给的俸禄,那他们的任免权就在朝廷手上,考核不合格直接罢黜还是可以的吧,或者年龄大了总得退下来吧。
第三……”
呼……
急促的呼吸声响起,群臣瞳孔瞬间放大了几分。
他们竟然忘了胥吏已经是由朝廷发俸禄的,以前胥吏不拿俸禄,那么年龄大了或者其他问题退下来后,依旧是由家族子弟接任。
可现在拿了俸禄,再有退下来的,那就得朝廷指派了,至于反对,那根本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皇帝在定胥吏俸禄的时候就已经在布局科举改革的事情了?
算上之前的,那就是五项准备了。
崇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继续道:“第三,国学有三千人,朕的设想是前百分之五留在京城、再百分之十留在布政司、再百分之十留在州府、其余百分之七十五留在各县。
但这三千人不一定非得进入胥吏,有些人可以出去自己做,诸如农学科目的可以去果商那里工作,研究增产、运输、保存、加工等等;
在诸如建筑的,可以自己拉一个团队起来,承接各大富商园林的修建、甚至是朝廷的一些工程,只要保证质量也是可以的。
在诸如明算,可以去各大商队,海贸一开,术算一类是急缺的。
再例如外文,去海贸的商队大把的需求,若是再会明算,那就是稀缺人才。
如果这么算的话每年能有七成的人进入胥吏行列就算不错了。”
咦……
群臣再次轻咦一声,眼中满是诧异和不可思议之色。
“陛下,三级教育都是免费的,如果算下来,一个学子从社学开始到国学毕业,九年时间至少需要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