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成功了,亩产六七石可能不行,但亩产三四石应该没问题的。
三石都能实现,六七石未必不能实现。
一颗颗粒化火药的轰天雷能让方圆十米内的军士直接死绝、三十米内重伤,这在三五年前无法想象,但现在做到了。
未来不说直接夷平一座城池了,夷平方圆两百米总行吧!
红衣大炮已经从七八里的射程提升到二十里,精准性也是极大的增加了,未来出现三五十里不是问题。
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皇帝登基的这六年的时间,若是再持续个一二十年,不敢想象会有多大的进步。
……
回想了皇帝登基之后的种种突破,那么皇帝刚刚所说的即便达不到所说的那样,但打个三五折应该还是可以的,即便如此,那也是巨大的突破。
群臣脸上不敢置信、怀疑、憧憬等神色掺杂变换着。
“你们以为朕此次加科的第三场策论题是为了什么?只是一时兴起和为难考生、展示朕独特的眼光和思路吗?
第一道策论,主要思想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黄河为什么变黄了?为什么会屡屡泛滥?
《国风·魏风·伐檀》中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这段记载足可以说明西周之前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
那为什么西周之后的黄河河水就变黄了呢?因为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大量使用铁器,加大了矿藏的开采,以至于泥土裸露,雨水冲过后,携带着泥沙进入河中,然后河水就变黄了。
朕记得蒸汽机商船在试航的时候朕就同你们说过,未来数万艘蒸汽机商船在各大江河湖海之中航行,
浓烟滚滚,刺鼻味道弥漫沿河两侧,大量使用煤炭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山体滑坡等等,
朕希望有人能研究出提煤炭的使用效率,用更少的煤炭行驶更长的距离、如何减少刺鼻的味道和水体的污染、如何在保证所需的情况下与自然达到平衡。
《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一定能够让黄河变清,但至少要做到不再加重黄河泥沙含量,否则未来等待我们的一定是一场大灾难,是一场整个华夏历史上都不曾出现过的大灾难。”
“还有策问第二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大明已经占据了东南半岛,十五亿亩的耕地、一年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