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就提示患者可能有小脑半球的病变。
对应的就是病侧上肢的共济失调。
如果睁眼和闭眼时候变化不大,就是小脑性共济失调。
睁眼时候只有轻微障碍,而闭目的时候由于失去了视觉的补偿,与睁眼时有很大差别,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鼻尖,那就提示患者是感觉性共济失调。
这个检查一般是给有走路不稳症状的患者做的,不过这个患者明显得来全套,晁远可不敢忽略一点。
不过,这一检查就发现了问题。
患者动作缓慢,指向不准,指鼻试验阳性,明显有感觉共济失调啊。
还有就是嘱咐患者一侧足跟,沿对侧膝盖、胫骨向下滑行,睁眼闭眼,看患者的动作怎么样。
检查发现患者动作缓慢,跟膝胫阳性;双侧Babinski征未引出;再查患者四肢活动度的时候还意外发现患者左侧手臂有簇集性水泡,但是没有明显沿神经分布的迹象。
归拢一下患者的情况,除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外,共济也同样失调。
此刻晁远的脑海中,造成患者头疼的“真凶”,已经在逐步浮出水面了。
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据此可以将患者的病症定位于脑膜。
患者的计算力下降,依此可以进一步定位于大脑皮质。
再有双下肢肌力减退,右巴氏征阳性,更是可以定位于双侧皮质脊髓束。
最后患者左手指鼻试验不稳准,就可以定位于右侧额桥小脑束或左侧小脑及其联系纤维。
再结合患者的病史,中年男性,急性起病,有“发热”前驱史。
表现为腹泻后出现持续头部胀痛,进行性加重,伴喷射状呕吐,伴左上肢“带状疱疹”。
治疗上应用“抗菌药”治疗无效。查体示脑膜及脑实质受累特征。
此时晁远已经几乎确定患者就是:颅内感染病毒性脑膜脑炎了。
不过距离最后确定还缺少最后一个关键性的检查,也是书上所谓的金标准——腰椎穿刺。
患者到底是不是病毒性脑膜炎,穿刺结果一出来就能知道。
晁远脑海里出现林东平之前教他的门诊秘籍。
“有了初步判断,接下来就是明确诊断。
第一步就是需要腰椎穿刺,明确感染证据;然后第二步完善相关检查除外其他疾病。”
第二步还好,但是这第一步,晁远也是犯难了。
患者病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